-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广济桥监测技术设计方案.
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广济桥监测技术设计方案
一、背景
广济桥,曾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广济桥,建于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鄞人陈守清募建,后世五百多年中,桥不断得到重修和修补。桥全长89.70米,桥宽5.42米,上下共169级台阶,中间最大的的石拱跨度为15.6米,南北各有三个对应的的石拱,分别为11.8米、8.0米、5.4米。七孔,拱券纵联并列分节砌筑,桥两坡各设石阶80级。石栏板素面,栏板两端为卷云纹抱鼓石,共有望柱64根,四角望柱上刻覆莲。广济长桥势如长虹,造型秀丽,历经500余年仍雄踞京杭大运河之上,成为历史沧桑的真实见证了京杭大运河500年的兴旺漕运史。
广济桥是塘栖镇最著名的一处古迹,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塘栖广济桥不仅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而且还载入中国桥梁建筑史册。这是因为,广济桥建筑历史悠久,系石拱桥,七孔拱形对称,造型非常优美,跨度大,受力合理,不仅是京杭大运河上惟一,在全国也十分罕见。因此,从广济桥建筑中发现,在数百年前,就有建筑力学的技术经验,从中找到空间结构技术原理,从简单的拱形跨度,发展到现代复杂的空间结构技术。
广济桥也是千里古运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桥,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保持城镇的传统格局与风貌以及各种文物古迹,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镇)的必要条件和特殊需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岁月的无情侵蚀,广济桥本体桥面、桥身、桥墩、拱圈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石块风化、石墙裂缝、拱圈变形等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多年来一直被不断地进行着保护和维修,由于广济桥长期暴露在户外,受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很难避免,为了更加科学、全面、完整地保护好广济桥。提高保护修缮的预见性,降低破坏广济桥原状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可能性,非常有必要对广济桥实施监测工作。
二、监测依据
《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
《实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05年)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行条例》(2003年)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2006年)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年)
《古迹、建筑群和遗址的记录准则》(2003年)
《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2003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国务院,2008年)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4年)
《西安宣誓——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2005年)
《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若干规定》(1999年5月)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技术规范》
三、监测目的和意义
1、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由于广济桥的复杂性、古建筑材料质量不确定性,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广济桥的保护需要借助监测手段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工程广济桥的结构安全和人员安全,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科学指导广济桥保护管理工作。通过动态的监测工作可以了解施广济桥结构的实际石块风化、石墙裂缝、拱圈变形、沉降位移等,为广济桥保护管理提供实测数据和资料。根据实测数据的反馈,实时调整和优化广济桥保护管理工作,确保广济桥保护工作中在可控的管理范围之中。
3、保障广济桥文物相关社会利益。通过对广济桥全过程中不间断的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调整广济桥保护管理工作,确保广济桥科学、合理、有序进行保护管理提供依据,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4、监测工作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确保广济桥安全性及景观其价值,保护广济桥遗产的真实性 、完整性和维护可持续性的原则。
5、全面规划,广济桥的监测应紧密与保护维修设计相结合,突出监测重点,合理布点,确保监测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的原则。通过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监测,对监测资料、数据进行认真核实,科学分析形成有较的监测成果。为保护广济桥提出科学的依据。
四、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文物古迹监测按其特点不同,一般分为内部变形观测、外部变形观测、其他观测项目三大类。由于古建物结构的检测,难度较大,为了使广济桥得到更好的保护,本次监测工作主要采用外部变形观测。对于不同的文物古迹项目,变形监测的工作内容和监测重点是有不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doc
- 材料表面微细加工技术论文..doc
- 材料防火性能分级..doc
- 村委会房屋租赁合同的范本..doc
- 村官考试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试题精选..doc
- 村官考试农村工作知识农村基层工作理论及实务参考..doc
- 村庄选举最优规则的非一致性对中国农村居民最优选举规则偏好的实证分析...doc
- 村民小组的治理结构与秩序..doc
- 村庄与集镇环境保护规划规范()..doc
- 村管系统使用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