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书(目与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僧傳書目與簡介 高僧傳 Bibliography (中文) 釋慧皎《高僧傳》(繁體版)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 ,台北:中華書局,1992. 內容簡介 佛教是世界在大宗教之一,約自東漢明帝開始傳入中國,但在當時並沒有產 生多大影響。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玄學結合起來,有了廣泛而深入的傳播。 隋唐時期,中國佛教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形成了眾多的宗派,在社會、政治、 文化等許多方面特別是哲學思想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時佛教已經中國化, 完全具備了中國自己的特點。而且,隨著印度佛教的衰落,中國成了當時世界佛 教的中心。宋以後,隨著理學的興起,佛教被宣布為異端而逐漸走向衰微。 《高僧傳》全面記載了從佛教傳入中國的漢初到梁代天監十八年的高僧共 257 人,附見者又二百多人,是研究這一時期我國佛教發展史的最重要的資料,也是 研究該時期歷史和文學等方面的重要資料。 這本書有附錄:一關于高僧傳、二關于慧皎、三高僧傳分科分卷人數對照表 以及「高僧傳索引」,頗方便讀書閱讀。 鄭郁卿《高僧傳研究》台北:文津, 1987 內容簡介 一. 慧皎其人其書 1. 慧皎其人 2. 高僧傳其書 3. 高僧傳的版本 二. 本傳高僧行年長編 三. 譯經,禪法,律學的研究 四. 本期儒學的檢視釋氏在此時期對經學的貢獻 五. 佛教在華地理考 六. 本傳語體考釋. 賴永海譯《梁高僧傳》(白話)台北:佛光 1998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題解、源流、解說,並附原典、譯文;條理清晰分明,文句淺顯 易懂。 《梁高僧傳》,又稱《高僧傳初集》或簡稱《高僧傳》,是中國佛教史上第 一部有系統的僧傳。《梁高僧傳》全書凡十四卷,在相當程度上是前人有關高僧 傳記的綜合,並加以創造性分類和編輯,它克服了以往僧傳只限於一時一地、一 行一跡之格局,而將佛教傳入中土之後,由東漢至梁共四五三年之歷代重要高僧 盡收其中,所收錄者達二百五十七位,加上附見傍出者二百多位,實收僧人五百 多位,涵蓋時間之長,所收僧人之多,是往昔僧傳無法比擬的。 賴永海譯《唐高僧傳》 (白話)台北:佛光 1998 內容簡介: 《唐高僧傳》,又稱《續高僧傳》或《高僧傳二集》。此傳成書於唐代,係道宣所 撰,故佛教史上多以《唐高僧傳》名之。全書凡三十卷,所跨越的時間,計一百 四十四年;所收錄僧人三百三十一位,此外,旁出附見者又一百六十人。《唐高 僧傳》的體例,基本上承襲《梁高僧傳》,只是各科之名目與《梁傳》略有不同。 收錄地域範圍亦較《梁傳》更全面、更具廣泛性。又其卷數、篇幅亦較《梁傳》 增加一倍多。 賴永海譯《宋高僧傳》(白話)台北:佛光 1998 內容簡介: 本書因編纂者係北宋僧人贊寧,故名之。本傳上承《梁》、《唐》二傳,是中 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二部僧傳之一。本書之體例、結構共分十科,即譯經 32 人、義解 72人、習禪 103人、明律 58人、護法 18人、感通 89人、遺身 22人、 讀誦 42人、興福 50人、雜科 45人、及附見 125人,一共 531位高僧傳記。 本書特色在於收集不少如碑銘、野史之類的直接史料,對習禪和感通事記載 頗多,對禪宗各派重要人物皆有專傳,因此,此書是當今人們研究唐、宋禪學的 重要史料。 黃敬家《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台北:2008,台灣學生書局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敘事脈絡探究《宋高僧傳》的文學特質、宗教現象和史學意義,以見 高僧形象是如何被形塑出來,以及作者透由塑造高僧典範所欲傳達的宗教意義。 首先,對中國僧傳的源流,贊寧生平及其編撰取材加以梳理。其次,由敘事的 結構、視角、人物和主題等元素逐章深入論述,並對其特殊宗教現象,包括佯狂 行為、求生西方及讚揚燒身等傾向加以探討。最後透過傳末依仿史傳論贊另闢 的系、通,探究贊寧的歷史意識與著作立場。整體而言,對於中國高僧傳記的特 色和價值定位,開發了新的研究路徑和成果,具有承繼而出新的價值。 許衛東《《高僧傳》時間副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 內容簡介 佛教典籍是漢語文獻資料的有機組成部分,並且在漢語史研究中佔有相當重 要和獨特的地位。系統、完整的漢語史研究應該包括對佛教典籍的研究。魏晉南 北朝時期的史書以僧人傳記最為發達,梁代釋慧皎撰寫的屬于傳記體例的《高僧 傳》是目前保留下來的最早的一部代表作品。對《高僧傳》的語法現象進行深入 研究和發掘,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首先,漢魏六朝時期的文獻語言是漢語發展歷史上的過渡階段,它起著承前 啟後的橋梁作用——承前表現在它保留和繼承了先秦的許多語言現象,並有所發 展;啟後主要是近現代漢語的許多語言現象的源頭可以上溯到這個時期。《高僧 傳》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比如,該書中出現的 66個雙音節時間副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