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环境现状评价.
1总论 1
1.1评价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2
1.2.1 法律、法规依据 2
1.2.2 技术规范依据 2
1.3 评价内容和重点 2
1.3.1 评价内容 2
1.3.2 评价重点 3
1.4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4
1.4.1 评价等级 4
1.4.2 评价范围 4
1.5环境保护目标 4
2 环境现状调查 6
2.1项目背景资料与社会环境 6
2.2自然环境 7
2.3 校园环境功能分区 8
2.3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8
3校园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9
3.1水质监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9
3.2水质评价标准、等级和范围 10
3.3参数评价方法 10
3.4监测布点和断面设置 12
3.5样品采集 12
3.6监测数据 12
3.7结果与分析 12
3.7.1水环境水质分析 12
3.7.2水环境水质评价 12
3.8结论与建议 12
3.8.1结论 12
3.8.2建议 12
4 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7
4.1大气质量现状 17
4.1.1校园大气污染源调查 17
4.1.2大气环境监测项目及方法 17
4.1.2大气评价标准、等级和范围 17
4.2样品采集 18
4.3 监测数据 19
4.3.1校园交通干线两侧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17
4.3.2南区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17
4.3.3教学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17
4.3.4教师居住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17
4.3.5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17
4.4校园环境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0
4.4.1评价方法及模式 20
4.4.2评价结果 22
5校园环境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4
5.1噪声评价标准、等级和范围 24
5.2校园环境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4
5.2.1 监测布点 2
布点原则 2
监测点的选择 2
5.2.2 监测方法 2
测量仪器 2
测量注意事项 2
5.3监测数据与分析 25
5.4校园环境噪声环境现状评价 25
5.5减少噪声的措施和建议 25
参考文献 32
1.总论
1.1评价目的
通过对,调查,按照的要求提出的对策措施为提供科学依据。
(1)通过对学校所在区域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校园环境的情况并说明;
(2)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加强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3)分析预测校园内各环境因子(大气、水、噪声)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建设和环境管理服务
1.2编制依据(标准)
1.2.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监测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
1.2.2技术规范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1.3. 评价内容和重点
1.3.1评价内容
这次环境评价主要对象是江西农业大学本部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噪声环境,根据污染因素分析和评价因子筛选,结合江西农业大学校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确定本次环境评价的内容为:
(1环境评
(2境质量现状分析
(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1.3.2 评价重点
此次评价主要是针对校园声环境,因此主要是根据校园环境现状,对部分敏感区域现状进行评价,同时提出相应的措施。
1.4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4.1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江西农业大学本身的特征以及此次对校园环境监测的时间紧迫,确定此次的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
1.4.2评价范围
此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为了反映山东理工大学校园内学习生活的声环境情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1.5 环境保护目标
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敏感保护目标常作为评价的重点,也是衡量评价工作是否深入或是否完成任务的标志。
2. 环境现状调查
2.1 项目背景资料与社会环境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用地3,950亩。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学校本科教育溯源于1940年10月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学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