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酉洞》5[精选]
读《酉阳直隶州总志》·补释
二酉洞(卷一 地域志一 山川一 20页)
田景和
州志原文——
《通志》:洞高广各七八尺,宽敞圆明,其深莫测,两崖石壁,天然层叠,状若图书。旁有石窍,别为一洞,乾隆五十七年,权州事丁映奎建亭其上,颜曰二酉亭。与僚友唱和,有石刻,又手书“二酉藏书”四字勒石中。有石鼓,以石击之,声彻内外。
注释:
由南宋(1147年)郑樵撰《通志》(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是自《史记》之后,现存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性著作。自三皇五帝到隋。因为在典章制度方面的突出,与《通典》、《文献通考》并称“三通”)记载:
二酉洞洞宽高都有七八尺左右,洞口宽敞拱圆明亮,洞深不可测,两边悬崖绝壁,天然层叠,形状如同一本本图书。洞口的旁边另有石窍,是另外一个洞穴;乾隆五十七年,酉阳州事丁映奎在二酉洞外建了一个精美的凉亭,取名“二酉亭”。经常与同僚朋友们在这里唱歌喝茶讨论州事。并选择了一块石壁,先用手书写出“二酉藏书”以后,再把这四字刻勒石中。旁边还有石鼓,用石头敲打,发出的声音响彻洞内外,清脆悦耳。
补注:
该记载与酉阳二酉洞洞形完全吻合,别无二致。二酉洞位于酉阳县城东南的翠屏山下,背东面西,正好与城北背西向东的桃花源大酉洞隔酉溪一东一西而成阴阳,这也就是最早居住在这里的伏羲老祖宗,经常仰观天相俯察地貌,并根据先天自然地理形状的阴阳关系,结合天与地、男与女、公与母、雄与雌、山与水、太阳与月亮等等互补阴阳乾坤的客观现象,总结提出“太极八卦”先天自然存在的最原始的实物依据。因此,酉阳的桃花源“大酉洞”与翠屏山“二酉洞”,经过适当的原貌恢复就完全可以成功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相关资料:
北京海淀图书城作为一文化现象已为世瞩目,而此街一民营书店——“二酉堂”也益日受学人青睐。书店门侧悬有楹联一副:二曜光明酉山启秘,万方会聚福地观书。《四库全书》收入《二酉委谈》、《二酉汇删》两书。其中《二酉委谈》一卷,明人王世懋(1536—1588)撰。世懋,字敬美,时称少美,太仓人,好学而善诗文,曾官拜礼部主事等,著述宏富,有《奉常集》六十九卷。同时《四库》存目书又有《二酉园诗集》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明陈文烛撰,文烛,字玉叔,湖北沔阳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目录门》:《二酉洞》日人色时栋编,日本元禄十二年(清康熙38年已卯1699)博古堂文会堂刻本,一册。按:古代以酉名集者多种,不一一举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乃之先著其鞭者,此书二十卷,分门辑事,所记自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宇等,包罗甚广,标目亦新,如志怪者称之曰《皋记》(伏羲太嗥之记),记道述者曰《壶史》,抄佛书者称《贝编》,各有寓意,可多供考证,助谈资。故《四库全书提要》云:“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语,荒渺无稽之谈(皆因酉阳上古历史被后人神话之故),而遗文密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而不能不相征引。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莫或废也。其曰《酉阳杂俎》者,盖取梁元帝赋‘访酉阳之逸典’语。二酉,藏书之所也。”
按:“二酉”(大酉洞、二酉洞)古藏书之地。唐陆龟蒙诗《寄淮南郑宝书记》“五丁驱得神功尽,二酉搜来秘检疏”,明王思任诗《送李戒庵历部出参辰沅》“酉穴藏书在,公余字字雠”,明郑仲夔《耳新·立言》“善为文者,观天之道。类物之情,广稽乎酉藏之秘,复探炳巧智之渊”,均以此为言。同时古人亦有以“酉”名其馆室者,如:明人王世贞《九酉斋十歌》:“祗园山水天与开,酉馆图书世稀识。”清人钱谦益《答书砚》诗“廉阁悄然似自问,蓬山酉室又何如。”又明人陈继儒《太平诗话》卷四载:“项子京藏紫端石子砚,如羊肝,不穴研池,而细滑可玩,其研匣银胎漆(丹朱)之上又有篆‘酉堂’二字。”
检《说文》:“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酹酒,象古文二酉之形,凡酉之属,皆从酉。”徐铉注曰:“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按:酉为十二地支之一,又十二属相之一(汉王充《论衡·物势》:“酉,鸡也。”——鸣而开天窗也)又为十二时之一(十七时至十九时为酉时,唐白居易《长庆集》卷十二《醉歌》:“黄鸡报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释名》:“酉,秀也。秀(山)者,物皆成也。”后人取其“秀”意以名水山焉而又得“秀山”焉。
《辞海》:“酉水,又名酉溪。古武陵郡境内五溪之一,即今源出湖北鹤峰西北、宣恩而西流入北河酉水,再南流折东流至湖南龙山、保靖、永顺、沅陵城南汇沅水漫洞庭注入长江东海。汉至南朝时,‘蛮’的后裔的一支聚居两岸一带,称为‘酉溪蛮’。”
《汉语大字典》:“酉,水名,即酉水,源出湘、鄂、川、黔四省边境山地,东流至湖南沅陵县入沅江。古五陵五溪之一。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