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精选]
《兰亭集序》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家和道家有关生死问题的认识构成了中华传统生命文化的精髓。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孔子的意思是,如果尚未明白生,又怎能谈死呢?所以对于生命,孔子的目光执著于现实的生,而对于死,却避而不谈。这说明儒家的生命意识关注的是生命现实,强调的是在现实中实现生命的价值。然而人生有限,终有一死,那么如何把握现实生命的每一刻呢?儒家认为,人天生负有一种使命,就是要认识和实践仁道的原则。“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道德生命的实现有时要以现实生命的舍弃作为前提,儒家的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态度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节操,成了中华民族品格与精神的华彩乐章。但是,儒家只重视现实生命,忽略了死亡也是生命常态的一部分,对于死,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而这一部分其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无可逃遁的事实。只有客观地认识了死亡,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才能更好地促进现实生命的实现。这样看来,儒家的生死观也就存在缺陷。
庄子在解释生和死的时候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他认为生死是气聚气散,不断转换,就像是神奇的东西和腐朽的东西互相转化一样,生命源于自然,也要回归自然,生与死如春夏秋冬往复轮回,所以人不应该为生而狂喜,也不要为死而悲恸。基于这种认识,庄子在妻死之后,鼓盆而歌;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失仅“三号而出”。
道家的这种生死观启示我们,生死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生死应当采取豁然达观的态度,这对于人们正确看待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道家用“道”来超脱生死,认为人应当顺从自然的安排,顺从命运的摆布,对改变不了的命中注定的事,应当放弃任何努力,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人间世》),提倡“无为”,这样的生命价值观显然也有消极的一面。
上面,我们对儒道两家的生死观作了扼要介绍,那么对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阐明的生死观,又应当如何评价呢?我们年青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又有什么深远意义呢?
探究思路
全面评价王羲之的生死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儒道佛各家学派都得到了发展,这个大背景对王羲之影响很深。郭沫若认为“王羲之的思想是儒家与道家的混合物”,商承祚进一步补充说:“羲之的思想不仅儒、道混合,还或多或少受佛家影响”。由于道家的影响,王羲之有的时候对生死问题持达观超脱的态度,如他的《兰亭诗》:“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但有的时候又回到儒家的立场。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判道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发出激烈慷慨的悲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显然他是站在儒家的观点。
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对于我们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与死,这是每个人都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一死生,齐彭觞”,完全否定死与生的区别,只是自欺欺人的虚妄之言,实际上正如王羲之所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社会怎么前进,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兰亭集序》之所以深深地打动我们,就是因为它如实地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
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李白感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种对人生如白驹过隙的紧迫感成就了千古诗仙。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也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正因为人生匆匆,我们才必须“只争朝夕”;正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才刻意追求生命的永恒。正因为“痛死”,我们才“乐生”,格外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当然,对待生命的态度,“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有的喜欢“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有的喜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的喜欢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也有的喜欢宁可赖活,不愿好死。有的人未亡心已死,有的身患绝症,终期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