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含诗词文化与民间技艺的嵊州竹编..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兼含诗词文化与民间技艺的嵊州竹编.

兼含诗词文化与民间技艺的嵊州竹编 汪 漩 竹,高洁清幽,风霜傲骨,以竹言志,留有许多佳篇。竹,用途广泛,可供建筑、造纸、编织各种用具。嵊州,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土壤肥沃,竹木成林;是富饶的蚕桑之乡、茶叶之乡、竹编之乡……。 嵊州,古称剡县,东依四明山麓,西南临天台、会稽山脉,曹娥江上游剡溪穿越其间,源远流长,风景秀丽。魏晋名士南渡,溯流而上,唐时诗人扁舟,踏歌而来,乃士族文化荟萃之地,是古代浙东唐诗之路。李白有诗云:“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杜甫曰:“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唐·崔颢:《舟行入剡》“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美誉。 嵊州地灵人杰,物产丰富,栽种坚韧挺拔的水竹、桂竹、淡竹、雷竹、毛竹……,编织实用精致的器具用品,既是百姓人家生活的物质基础,也孕育地方民间的风俗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东晋诗人许询徙居嵊州金庭触景生情题诗:“良工眇芳林,妙思融动聘,篾短秋蝉翼,因助望舒景。”赞叹竹乡风情,也抒发竹秆秉性之美。 竹,迎风傲雪,铮铮傲骨。唐女诗人薛涛《酬人雨后玩竹》云:“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对竹的虚心处立、岁晚不凋,评价甚高。白居易《对新栽竹有怀》曰:“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元稹《新竹》:“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抒发竹的高洁骨气。刘禹锡:“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张九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李贺:“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托物言志,达到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戴斜阳,青山独归远。”“曾去玄洲看钟玉,那似君家满庭竹。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施肩吾:《玩友人庭竹》)。“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显现清幽绝俗,安闲自得,沐浴清风的闲情逸趣。 清·郑板桥:“春雷一夜打新篁,解箨抽梢万尺长。最爱白方窗纸破,乱穿青影照禅床。”“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抒发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古人如此,现代志士更是如此。革命志士方志敏,被俘入狱,在牢中写道:“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然与天齐。”诉说他对事业的向往。董必武的《七绝·病中见窗外竹感赋》:“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寒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则是写出充满革命胜利博大胸怀。 竹是诗词创作的源泉,散发着竹枝物系的魅力。嵊州乡民,酷爱竹制产品,探索创新,赋予诗一般的意境。嵊州竹制品最早以竹纸闻名于外。《浙江通志·特产篇》引《会稽志》云:“竹纸以稚竹为原料所制作,昔以产于剡溪者为最佳。”“剡之薄纸,得名最旧,其次苔版,今独竹纸名天下,竹纸上品有三,曰姚黄、曰学士、曰邵芭,工书者喜之”。后又发展竹编制品,编织各种器具,满足乡里民间家居生活的日常需要。 辞书记载,最早编织的竹制品多为容器、用具,有箱、笼、筐、篮之分。箱,有底盖,方而密;笼,圆而疏,可盛可复;无盖称筐,可提谓篮,方底圆口称箩,如稻箩、米箩等等。也有生产工具,如箕为扬米去糠之器,筛乃分选去杂之具。篑,属土筐,也是竹制品,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传说。织竹夹箬为蓬,如船蓬、车蓬,能遮避风雨和阳光。簟,既可晾晒,又指竹席,也称“筵”,或篾席,可供坐卧,有“黄篾舫中梅雨里,野人无事日高眠”之句。部,竹编小篓,又称“部篓”,秦汉时称“簏”,后称“篓”,分炭篓、油篓、字纸篓。其中油篓,做工精细,填充密实,不渗不漏,堪称极品。此外,还有相对粗放竹凳、竹椅、竹床、竹梯等等,针对生存需求,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随着竹编制品长期广泛应用,编织技术也日益精湛。劈削技艺,粗细并茂,细者能在一寸之内编进150根篾丝,有“薄如羽翼,细如绢纱,粗犷豪放,巧插灵编”,之美誉。 明清两代,江南一带赴京考生携带的书箱考篮,虔诚求佛、婚嫁妆奁的香篮、鞋篮、珠花篮等,做工考究,精巧别致。竹编制品在试场、庙会、婚嫁之际竞相媲美,嵊州竹编已散发着地域流派的典范特色。1950年以后,嵊州竹编艺人竞相办厂、办场,人才辈出,合并为嵊县(州)工艺竹编厂,成立市竹编科学研究所,形成规模的技术合力,对传统竹制品,取精华,舍糟粕,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以艺术造型为主要特征的嵊州风格。 竹编制品通常由十字纹、人字纹、米字纹等基本技法组成;艺术造型是基本技法基础上,融进

文档评论(0)

精华文档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