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效果比较的Meta解读
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周恺棣,王弘毅,燕宇飞,洪伟祥,冯建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上海市 200025)
引用本文:周恺棣,王弘毅,燕宇飞,洪伟祥,冯建民. 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35):5313-5320.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35.021 ORCID: 0000-0003-1659-2031(周恺棣)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有多种应用方法,Benoni等首先提出在全膝置换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能减少术后出血,随后大量研究和Meta分析推荐在止血带松解前静脉滴注10-20 mg/kg,术后3 h再次于静脉内应用相同剂量的氨甲环酸,能减少全膝置换患者的输血率及术后失血,同时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全膝关节置换后失血:主要发生在手术结束至术后第1天早晨之间,到术后第3天失血才趋于停止。由于手术过程中应用全身麻醉、手术区域受损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止血带造成低氧与缺血再灌注等因素,造成了术后持续约18 h的纤溶亢进。当纤溶亢进得到有效抑制时,出血量则可明显减少。
摘要
背景:研究证实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和输血率,但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对氨甲环酸的应用方式仍有争议。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
方法:检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2015年5月1日以前发表的,关于“全膝关节置换中氨甲环酸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对比”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输血率、血红蛋白下降值、引流量和血栓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评价临床效果的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8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氨甲环酸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的输血率、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引流量、总失血量和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亚组分析中,当引流管术后夹闭时间 2 h,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相比静脉应用有更大的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P 0.01)。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相似,另外,推荐在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时夹闭引流管2 h。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人工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氨甲环酸;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静脉应用氨甲环酸;临床效果;Meta分析
主题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氨甲环酸;Meta分析;组织工程
Clinical outcomes of intra-articular route versus intravenous route of tranexamic acid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meta-analysis
Zhou Kai-di, Wang Hong-yi, Yan Yu-fei, Hong Wei-xiang, Feng Jian-m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Ruijin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raumatology and Orthopedics, Shanghai 200025,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Tranexamic acid administered either in intra-articular route or in intravenous rout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loss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ecent studies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in application mode of tranexamic acid in the clinic.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ranexamic acid in intra-articular route and intravenous route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METHODS: PubMed, OVID, Web of Science, and EMBASE were 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