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进像蝗虫 突击靠白刃日本陆军的攻击套路.doc
前进像蝗虫 突击靠白刃日本陆军的攻击套路
说起日军的进攻,普通人的印象大多来自于老电影:日军小队长站在部队前面,用指挥刀向前一指,大喊:“速速美(日语的前进)。”然后鬼子兵挺着刺刀,把身子挺得笔直,排成整齐的横列,趾高气扬地前进。在遭遇中国抗日军民的阻击时,日军会用歪把子机枪和九二式步兵炮支援,小队长挥刀大喊:“托斯寄给(日语的突击)!”日本步兵还是直着身子挺起刺刀往前猛冲,似乎丝毫不惧劈头盖脸而来的子弹和手榴弹。那么在真实的战场上,日军的进攻到底是一副怎样的场景呢?
蝗虫和海浪
笔者曾采访过一些国民党系统的老兵,他们在回忆起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发起攻击的场面时,总是会在厌恶中,夹杂几分恐惧,为了让笔者听懂,他们大多会结合一些自然现象。北方的很多老兵会讲,日军进攻前,总是先打炮,打到天一会儿红一会儿黑,中国阵地上的大部分人都会被震晕,甚至被爆炸掀起的浮土盖住。当你好不容易把自己刨出来的时候,就看到“就像一群蝗虫过来了,远看一大片,近看每一个都不老实上下翻飞”。南方沿海的老兵,则大多会用海浪来形容,“一浪拍过来,你顶住了,没一会儿又他妈来了一个浪头”。
而八路军和新四军,包括国民党军统的敌后游击部队,作战方式更为灵活,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当日军集结力量进行扫荡时,八路军和新四军老兵也会遭遇日军的攻击。曾有一位山东老八路跟笔者说,“直愣愣地往你面前冲,身边的人都被打死了都不带弯腰的,好像相信自己刀枪不入。”但是,当你连续在一个射击点打几枪之后,从日军冲击队列后面,就会有子弹甚至炮弹冲你飞过来,“专找脑壳、脖子之类要命的地方打。”
从上面这些老兵直观的感受,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日军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发动进攻时的一些特点。首先,日军会尽量集中技术兵器。在正面战场上,日军在进攻中,除了会尽量集中山野炮外,还很可能将军师级单位配属的重炮临时加强到第一线,形成几倍甚至几十倍中国军队的炮兵火力优势。在敌后战场上,日军执行扫荡任务的部队,主要使用便于在中国乡村机动的中小口径山野炮,但由于日军各部间通讯顺畅,八路军和新四军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装备几十门火炮的日军围住。而且,在作战中,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虽然威力有限,但仍具备相当破坏力和精度。
其次,日军在进攻时,步兵队形很有讲究,既保证了兵力集中,同时又不会因为过分密集而丧失灵活性。日军在攻击时,最基层的作战单元是分队,一般有13~14人,分为四个作战小组(日军称为班),三个步枪小组各有三名步枪兵,三个组排成斜线,既能保证前后小组之间不会遮挡射击,又便于在遭遇敌方火力时迅速形成正面突击和火力支援的配合。而轻机枪小组,一般处于最靠前的步枪小组侧面,随时准备展开进行支援射击。这样的编组,既能够快速前进,同时也方便配合和支援,这就是为什么有老兵用蝗虫来形容日军的攻击队形,蝗虫集群而来,但每一支蝗虫的位置都不固定,让你很难对其形成打击。
侦察阵地一般靠汉奸
在发动进攻前,日军一般会预先派出侦察员对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侦察。在敌后战场上,这一任务更多由汉奸完成。为了保证攻击的突然性,日军部队会通过大范围穿插,或者利用汽车机动的方式,选择中国守军较少戒备的区域,隐蔽展开进攻队形。笔者曾见到普通村民回忆,因为在反扫荡中发现日军大部队而被囚禁甚至当场用刺刀杀害。
在到达攻击队形展开位置后,日军会根据地形来制定最终的攻击方案。相对而言,正面战场上日军比较重视进攻计划的制定,其详细程度可用事无巨细锱铢必较来形容,但在敌后战场上,趾高气扬的日军经常会忽视各种可能的意外。确定计划后,各级军官会向下级传达任务,日军尤其注意让指挥分队军曹和指挥班的班长,尽量详细地了解攻击的计划,因为军曹和班长会直接指挥普通士兵,也只有他们才能使最基本的作战单元保持主动性和活力。步兵展开的同时,日军的炮兵也会利用远比中国炮兵先进的各种器材,秘密测定射击诸元,第一轮射击的目标,首选已经暴露的中国火力点,如果有射程较远的重炮,日军会用它们对中国纵深的通讯指挥枢纽和军火库进行偷袭。
作战开始后,日军步兵开始前进,前面提到的“速速美”(其实是日语的“进む”)实际并不是用来指挥进攻,而是部队前进的命令。此时日军的山野炮会根据计划对中国目标发起突袭,然后将火力延伸,分别对中国援兵赶来的方向以及中国防线的堑壕本身进行持续的轰击,保证对中国步兵形成压制。当然在敌后战场上,日军一般很少动用野炮,主要依赖能够分解运输的山炮和九二式步兵炮。
在火炮延伸的同时,日军的步兵会边前进边将队形进一步展开,日军基层军官经常要求士兵在向敌方防线前进时保持挺直的姿态,以保持所谓“军容”。在接近轻武器交战距离后,日军操典要求士兵提高速度,同时降低姿态,不过在实战中,不同素质的日军在遭遇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