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高考”国文试题的启示(下)[精选]
                    冰点特稿第919期
台湾“高考”国文试题的启示(下)
王丽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4月16日 ? 12 版)
		????台湾佛光山为高中学生举办点灯祈福法会,期许毕业生金榜题名。
????CFP供图		
		????高考临近,江苏淮安某中学校门外,家长给上晚自习的高三孩子送晚餐。
????贺敬华摄		????中华文化的复兴须从礼仪的重建开始,而重建的起点便是国民教育,包括国文(语文)教育
????台湾学测国文在中国传统文化类试题中,有一类试题是大陆试卷中付诸阙如的——传统礼仪文化常识。这类试题几乎年年出现,所占分值只有两分,但似花圃中的奇花异卉,引起笔者极大兴趣。如2012年单选题:
????下列□□中的词语,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甲、近自海外旅游归来,特选购当地名产乙盒,敬希□□
????乙、来访未晤,因有要事相商,明早十时再趋拜,务请□□为幸
????丙、兹订于元月十七日下午六时,敬备□□,恭候光临
????(A)哂纳/赐见/菲酌
????(B)拜收/稍待/嘉礼
????(C)笑纳/曲留/华筵
????(D)惠存/恭候/贺仪
????笔者刚一看到这道题时有些茫然——这些文绉绉的敬语谦词太陌生了,陌生得好像属于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但又似曾相识,它们存在于民国时期,即笔者的祖父或比祖父辈更早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今天的大陆人来说,它们已经消失了至少有半个多世纪,一如进了博物馆里的“化石”。此题答案为“A”。
????并且,此类题目常有所“出新”。如2001年单选题:
????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尔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这道试题将考生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又带有几分游戏性质,显得亲切而有趣。试题不单考查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了解,还有对联的鉴赏能力,其中也包含了语文应用能力。并且,试题本身既体现了汉语言文辞之美,也散发着中国文化人情之美,生动地诠释了美善合一之特征。如果用北京教育考试院《考试说明》来表达,这样的试题正属于“蕴含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有“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良性互动”。此题答案为“A”。
????历年学测国文中,像这样生动鲜活的试题还有不少,涉及的常识性内容也相当之广,有婚娶的请柬写法,有讣告的写法,有谢启的写法,有竖式信封格式的写法,还有书信提称语和祝词的用法,等等。在命题形式上,充分呈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又顾及其日用功能,即儒家所谓“道不远人”。如2010年单选题:
????请依下列各组人物的关系,选出正确的书信「提称语」的用法:
????(A)苏轼写信给苏洵,可使用「左右」
????(B)李白写信给杜甫,可使用「大鉴」
????(C)曾巩写信给欧阳修,可使用「知悉」
????(D)左光斗写信给史可法,可使用「钧鉴」
????此题的答案是“B”。题目巧妙地将中国历史常识、文学史常识和传统礼仪文化常识熔于一炉。不过,这些试题恐怕连一些大陆语文教师也未必答得出来,包括笔者在内。因为,近数十年我们基本上缺失了传统礼仪文化方面的教育。平日给对方写信,无论长幼尊卑,亲疏远近,提称语大概多是“你好”,信末的祝词常为“此致?敬礼”。至于社会人际交往的称谓更是混乱不堪。笔者也只是近年与台湾朋友邮件往还时,才第一次看到“大鉴、钧鉴”一类文绉绉的书信用语——才发现这些在文革中早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封建糟粕”,在台湾居然还好好地“活”着!
????笔者每每看到这类试题时,脑海中便会出现汉语中那些古老而美好的词句:“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而为君子曰”、“发乎情止乎礼”,等等。并且,也会想起网上近年流行的一个段子,名曰“这些年被我们毁掉的词”,其中有“小姐”“美女”“老板”“教授”等;想起在国际航班上大打出手的大陆同胞;想起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社会大讨论;当然,也想起汉语之谓“斯文扫地”……
????中华文明的基础是礼乐文化。早在战国至秦汉年间,便有了完整记载社会典章制度、后被宋朝理学家作为“五经”之一的《礼记》。《礼记·曲礼上》有这样的阐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句话表明:礼即是人和禽兽的分野,也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留岗培训金属热处理初级工理论考试.docx VIP
- 铝方通吊顶安装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x VIP
- 商务英语(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课程ID:1205722812).pdf VIP
- 第37号: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规定(2018).docx VIP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pdf
-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提升的实践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全新版进阶视听说B1 四级听力训练4测试答案.docx VIP
-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高净值人士税务观察:个人股东在并购重组中能否暂免纳税?.pdf
- 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