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突缘锻模和切边冲孔复合膜设计解析.doc

隔板突缘锻模和切边冲孔复合膜设计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隔板突缘锻模和切边冲孔复合膜设计解析

1绪论 1.1前言 在工业生活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模具。 模具是工业产品生产用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模具生产。而作为制造业基础的机械行业,根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的预测,21 世纪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其粗加工的75%和精加工的50%都将依靠模具完成,因此,模具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模具工业发展的关键是模具技术的进步。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模具技术的开发。 当今社会,汽车,计算机,电机,电器和日用工业品等现代社会产品,其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更新换代的速度,没有模具是难以想象的。而模具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而本次的设计与制造只是压铸模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锻模。它主要是对于圆柱体的制造而设计的。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设计,第二部分为制造。本次的设计与制造由于我们的能力和时间有限,又是初次设计与制造,没有什么经验,仅凭的是别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还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错误和不妥之处肯定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2模锻 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的锻造方法。此方法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率高在模锻锤或压力机上用锻模将金属坯料锻压加工成形的工劳动强度低,尺寸精确,加工余量小,并可锻制形状复杂的锻件;适用于批量生产。但模具成本高,需有专用的模锻设备,不适合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附图为模锻用的锻模,由上下两个模块组成,模膛4是锻模的工作部分,上下模各一半。用燕尾和楔1、2固定在锤砧和工作台上;并以锁扣3或导柱导向,防止上下模块错位。金属坯料按模膛的形状变形。模锻的工序为制坯、预锻和终锻。终锻模的模膛是按锻件的尺寸、形状,并加上余量和偏差确定的。模锻一般分开口模锻和闭口模锻两种:开口模锻的模膛周围有毛边槽5,成形后多余的金属流入槽内,最后将毛边切除;闭口模锻只在端部有很小的毛边,如果坯料精确,也可以不出毛边生产效率较高。模锻时,金属的变形在模膛内进行,故能较快获得所需形状。150kg以下。模锻设备投资较大,模具费用较昂贵,工艺灵活性较差,生产准备周期较长。因此,模锻适合于小型锻件的大批大量生产,不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以及中、大型锻件的生产。φ175.5mm×55mm;中间有一个φ42mm和6个宽13mm的花键槽。 其模锻的基本工艺为:墩粗—终锻。 2.2零件材料分析 20#钢的基本特性 特性 该钢属于优质低碳碳素钢,冷挤压、渗碳淬硬钢。该钢强度低,韧性、塑性和焊接性均好。抗拉强度为253-500MPa,伸长率≥24%20#钢特性与15钢基本相仿,但强度稍高。用途: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及一般机械制造业中建造不太重要的中小型渗碳碳氮共渗等零件,如汽车上的手刹蹄片、杠杆轴、变速箱速叉、传动被动齿轮及拖拉机上凸轮轴、悬挂均衡器轴、均衡器内外衬套等;在热轧或正火状态下用于制造受力不大,而要求韧性高的各种机械零件;在重、中型机械制造业中,如锻制或压制的拉杆、钩环、杠杆、套筒、夹具等。在汽轮机和锅炉制造业中多用于压力≤6N/平方,温度≤450℃的非腐化介质中工作的管子、法兰、联箱及各种紧固件;在铁路、机车车辆上用于制造十字头、活塞等铸件。正火可促进该钢球化,细化大块状先共析铁素体,改进小于160HBS毛坯的切削性能 3.制定锻件图 3.1确定分型面 锻模的分模面是指上下锻模的分接面。分模轮廓线是指终锻模膛分模面与锻件轮廓交线。分模面的选择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要保证模锻件能从模膛中顺利取出,并使锻件形状尽可能与零件形状相同,一般分模面应选择在模锻件最大水平投影尺寸的截面上。 按照选定的分模面制成锻模后,应使上下模沿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致,以便在安装锻模和生产中容易发现错模现象。 最好使分模面为一个平面,并使上下锻模的模膛深度基本一致,差别不宜过大,以便均匀充型。 选定的分模面应使零件上所加的熬料最少。 最好把分模面选取在能使模膛深度最浅处,这样可使金属很容易充满模锻,以便取出锻件。 综上所述,参照锻件图选择分模面最合理,如下图: 3.2确定加工余量和公差 模锻件水平方向尺寸公差见表2—1。模锻件内、外表面的加工余量见表2-2 表2—1锤上模锻水平方向尺寸公差(mm) 表2—2内、外表面的加工余量Z1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