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耳草
地耳草(田基黄)
拼音名:Diercao
英文名:HERBA HYPERICI JAPONICI
书页号:y1-34 标准编号:
本品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春、夏二季花
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长10~40cm。根须状,黄褐色。茎单一或基部公枝,有4棱,表面黄
绿色或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无柄;叶片卵形或卵圆形,长0.4~
1.6cm,全缘,具腺点,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橙黄色或黄色,萼片、花
瓣均为5片。无臭、味微苦。
【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煮沸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0.5ml,加镁
粉少量与盐酸4~5滴,置水浴上加热数分钟,显红色。
【炮制】 除去杂质,切段。
【性味与归经】 苦、辛、平。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清利湿热,散瘀消肿。用于急、慢性肝炎,疮疖痈肿。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干燥处。
全草长10~40cm。根须状,黄褐色。茎单一或基部分枝,有4棱,光滑,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无柄;纸质,叶片卵形或卵圆形,全缘,具细小透明腺点。聚伞花序顶生,花小,黄色。气无,味微苦。
以色黄绿,带花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垂周壁均波状弯曲,均有不等式气孔,下表面气孔常二个连接。叶片横切面:叶肉组织中栅栏组织1列,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中均有分泌腔,圆形,直径30~65μm。茎(直径1mm)横切面:最外为1列表皮细胞;紧贴表皮层有2~3层下皮组织,大部分充满棕色内含物,偶见小的分泌腔;皮层窄,由3~4层排列疏松的细胞组成;内皮层明显。维管束成环状排列,韧皮部窄,细胞多皱缩,木质部宽,由导管、木纤维组成,导管直径20~75μm;射线1列,中央髓部大多中空。
地耳草1. 叶肉横切面(示分泌细胞)(×250) 2.叶上表皮表面观(×250)3.叶下表皮表面观(×250) 4.茎横切面(×38)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用甲醇回流提取5小时,浓缩甲醇提取液近干,加入聚酰胺粉1g,拌和后干燥,移置装有1.5g粗聚酰胺粉小柱中,用氯仿洗脱除去杂质后,以甲醇洗脱并浓缩甲醇液为5ml。取上述提取液1ml,加入少量镁粉及4~5滴浓盐酸,在沸水浴中加热,溶液显淡红色。(检查黄酮)
2.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吸附剂:聚酰胺G制板。展开剂:甲酸乙酯-丙酮-水-冰乙酸(5:4:1:0.5)。显色剂: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110℃加热5~10分钟,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
地耳草 Diercao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田基黄(《生草药性备要》),水榴子、香草(《质问本草》),斑鸠窝、雀舌草(《植物名实图考》),蛇喳口(《草木便方》),合掌草、跌水草(《分类草药性》),七寸金、一条香(《福建民间草药》),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江西民间草药》),刘寄奴(《四川中药志》),痧子草、光明草,田基苋,荞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湖南药物志》),雷公箭(《贵州植药调查》),降龙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七层塔、土防风、枫草儿、小元宝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