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疸 概述 (一)、定义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症状 的一类疾病,。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注:目睛即指巩膜,其黄染颜色均匀。) ⒈黄疸:疸即癉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说:“湿热相交,民当病癉。”说明癉形成的原因,是湿热相交。《伤寒明理论·发黄》篇又说:“癉者,黄也,单阳而无阴也。”说明癉是一种发黄的病证,以阳症为多。 以上所引,可看出“疸”有二种含义:一是指为黄色的病证;二是指因湿热熏蒸而致的疾病。 黄,指色泽言,《证治要诀·五疸证治》篇说:“黄,脾土色也,脾脏受伤,故病见于 外,通身面目悉黄”。 黄与疸两字皆言黄色,突出本病的特点,是以黄色为主的病证—身、目、尿黄。另指出了本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 ⒉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因为身黄、尿黄在某些情况下易受干扰,如进食多量的含葫萝卜素较多的葫萝卜、南瓜、西红柿,或某些药物如维生素B2等后,可使皮肤或尿液发黄,而目睛不黄,此在临床不属黄疸。 ⒊本病为临床上的常见病证,其中某些黄疸有传染性,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正如《沈氏尊生·黄疸》篇说:“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二)、沿革 ⒈《内经》对本病有初步认识,,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说:“湿热相交,民当病癉。”说明癉形成的原因,是湿热相交。初步论述了其发病机制。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 …目黄者曰黄疸。” 《灵枢·论疾诊尺》说: “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提出了黄疸病名记载了其主要症状 ” ⒉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匱要略》中对本病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在病因方面,《伤寒论》重点论述了外感发黄,如《太阳病》篇说:“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金匱要略》列专篇论述黄疸病,在病因上, 重点论述内伤发黄,强调“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并以论述湿热发黄为其重点,还从症状上将黄疸分为五类。 在治疗方面,对不同证型的黄疸,提出了不同的治法及方药,其中特别重视“利小便”的方法,创制了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为后世所推崇。 在预后方面,《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指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提示了黄疸的预后,与黄疸持续时间长短及临床症状的严重与否有密切关系,这对临床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后代医家进一步丰富了黄疸的辨证论治内容,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把阳黄与阴黄的辨证施治系统化了,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景岳全书·黄疸》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病。”初步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 《沈氏尊生·黄疸》篇说:“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对黄疸有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讨论范围 本病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基本相同,包括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临床常见的疾病有: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各种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某些消化系肿瘤、钩端螺旋体病、蚕豆黄及溶血性黄疸等,以上凡出现黄疸者,均属本病讨论范围。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时邪外袭:如《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述的外感发黄,都为时邪侵袭所致,《张氏医通·黄疸》说:“……夏月天气之热,与地之湿交蒸,人受二气,内结不散,发为黄疸”。明确指出与六淫之邪中的湿邪密切相关,此外与时邪疫毒也有关,如《医宗金鉴》中说:“天行疫疠发黄”。 2、饮食不洁 《圣济总录·黄疸门》篇说:“大率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黄为疸”。 3、其它病因 《景岳全书·黄疸》:“阴黄之证……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 《伤寒微旨论》:“病人三五日,服下药太过,虚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饮水浆,脾土为阴湿所加,与邪热相会发黄,此阴黄也。” 《张氏医通·杂门》:“有淤血发黄,…”。 从以上看来,其病因可归纳为湿、虚、淤,起其中以湿邪为主(有外感六淫之湿邪和脾胃功能失调所生之内湿)。 由于湿邪侵入,有湿热、寒湿之不同,加之素体有胃热偏盛和脾胃虚寒的不同,所以湿邪有从寒化和从热化的区别。 (二)、病位 肝、胆、脾、胃是主要的脏腑病位。 以上诸种病因,使得湿邪蕴结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致肝失疏泄,胆汁输送排泄失常,胆汁外溢发为黄疸。 (三)、病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 工2.7《鸿门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工包身工课件1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工赤壁赋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语文 工第1课《沁园春 长沙》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工第2课 诗两首《再别康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工第6课《鸿门宴》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工第7课《纪念刘和珍君》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工第15课离骚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工第二单元 5《荆轲刺秦王》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工第二单元第6课离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最近下载
-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未来之星”选拔活动试卷(四、五年级).pdf VIP
- 鲁科版高中化学目录.pdf VIP
- 金融英语翻译 Chapter 15 应收款项.pptx VIP
- 烟草法律知识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三年级上册 劳动教案.pdf VIP
- DB12T 775-2018 防雷装置检测业务规范.docx VIP
- 专题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几何动态问题(专项训练).pdf VIP
- 觉醒年代人物小传800字.doc VIP
- [通力KONE电梯资料]CTP-07.30.S2A_安全钳.pdf VIP
- 【名校课堂】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第1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