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叶标准研究与跨越技术措施对策.
茶叶标准研究与跨越技术措施对策
摘要:
茶叶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创汇农产品。本课题旨在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茶叶标准(法规),分析研究国内外茶叶标准(法规)中涉及到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主要性能指标的差异,最终对我国茶叶标准水平作出科学评价,并划定“产品--指标-先进标准(法规)”对应表。
结合浙江实际,本课题还就茶叶出口问题,提出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关对策。
本课题共收集国内外茶叶标准227个,CAC、欧盟、日本、美国等法规(指令)29个。
浙江省茶叶产业概况
2002年,浙江省茶树种植面积为202万亩,占全国1660.4万亩的12.1%,茶园面积列全国第2(云南246万亩)。近年来,浙江茶叶年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列全国第二。
浙江省有68个县(市、区)产茶,涉及农户110万户。全省有茶叶初制厂8839家,精制茶加工厂413家。整体上浙江茶叶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较为分散。
就茶叶种类而言,全世界主要有绿茶、黄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紧压茶)和白茶等6大类。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红茶贸易额占总量的88%。在绿茶方面,我国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产量和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占绝对优势,产量占世界绿茶总产量的85%以上,我国绿茶整体质量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国际绿茶质量状况,其中特种名优茶代表了当今国际绿茶质量的最高水平。浙江省生产、出口均以绿茶为主。
2001年、2002年,浙江茶叶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据海关统计,2002年全省茶叶出口额14276万美元;2003年1-4月出口额5629万美元。
二、国外茶叶标准(法规)收集整理情况
经检索,到目前为止,中国制订的茶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146个。其中,产品标准28个(见附录1),方法标准44个(附录2),生产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19个(附录3)。
浙江省地方标准涉及到茶叶的有15个(附录4)。
涉及到茶叶产品标准的国际标准有ISO3720-1986《红茶-定义和基本要求》及ISO 3720 technical corrigendum1-92(技术勘误1),本课题已进行了翻译,中文版本见附录5。方法标准有19个(附录6)。
国外茶叶标准有BS 6048-1990《红茶》等46个(附录7),基本参照国际标准。
涉及到茶叶卫生指标的有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及欧盟、日本、美国、印度、肯尼亚等组织和国家法规(指令)。本课题检索到的法规(指令)条目有29条。
通过国内外标准结构比较,本课题组将茶叶指标分解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三部分。标准比较研究根据这三部分进行。
三、国内外标准比较
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红茶产品国家标准。与之相近的是红碎茶标准,红碎茶标准有三个,即:GB/T13738.1-97《第一套红碎茶》、GB/T13738.2-92《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92 《第四套红碎茶》,这三个标准针对不同的原料产地和茶树树种制订。
第一套红碎茶系采用云南省的大叶种茶树的芽、叶、嫩茎,经过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和整形归类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产品;
第二套红碎茶系采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省、区(不包括云南省)的大叶种茶树的芽、叶、嫩茎,经过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和整形归类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产品;
第四套红碎茶系采用湖南、浙江、江苏、福建等省的小叶种茶树的芽、叶、嫩茎,经过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和整形归类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产品。
在中国行业标准中,涉及到红茶产品标准的标准有1个:SB/T10167-93《祁门工夫红茶》。此标准是针对从安徽祁红产区的条形红茶而制订的。从标准的使用情况、修订趋势分析,本课题组认为SB/T10167-93《祁门工夫红茶》实际功用相当于地方标准。
考虑到浙江的实际,在以下比较分析中,我们选择了GB/T13738.4-92 《第四套红碎茶》作为中国红茶标准代表。
中国绿茶产品国家标准是GB/T 14456-93《绿茶》。而原产地域产品-龙井茶是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名茶,因此我们也将GB18650-2002《龙井茶》列入了比较范围。
茶叶的卫生指标包括农残、有毒有害元素、微生物等。有关这些指标,国外主要反应在法规、指令文本中,而中国则反应在相关标准文本中。
(一)感官品质
中国茶标准的感官品质由“外形”和“内质”两部分组成。
外形指标:
1、红碎茶对颗粒、重实、匀净、色泽等提出要求;
2、绿茶对条索、整碎、色泽、净度等提出要求;
内质指标:
包括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4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