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春节习俗.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齐河春节习俗

齐河春节习俗 齐河县丧葬风俗 第二节 丧葬 民国年间,丧葬程序繁琐且迷信色彩浓重。人一咽气,即由本家子、侄或邻舍晚辈上房,用木勺敲簸箕(亦有敲门框者)“叫魂”,上呼下应,企图将亡灵招回,顺便向外人报信。遂请人为死者洗脸、剃头(梳头)、洗脚、穿寿衣、放噙口钱。之后,安尸于正房冲门处床上,日“寿终正寝”(女日“寿终内寝”)。接着捞“倒头饭”,饭碗中直插一双筷子,置死者头前矮桌上,用手帕包纸灰、“打狗饼子”(面粉掺头发、枣树针烙成。说过恶狗庄时,扔饼子可免遭狗咬)塞入死者手中。至此,合家举哀,邻里抬盛着生米汤的水桶,子女随后哭向土地庙,烧纸、磕头,泼米汤,日“告庙”或“送盘缠”。出殡前,送三五趟不等。头趟叫“倒头庙”或“倒头盘缠”,去不哭,回来哭。中间或最后一趟叫“上全庙”或“大盘缠”,连至亲中晚辈都参加。头次告庙后,大门上挂鼓、锣,挑纸幡(男左女右),亲友乡邻吊唁,子女陪哭并向吊唁者叩头致谢,日“陪灵”。已嫁闺女接到噩耗后,哭回娘家或从村边哭回家。并必须回婆家向公婆磕头(叫“讨孝”,意为求公婆允许)后,方可正式到娘家陪灵。 至亲到齐,将死者遗体安放棺内并以土坯头、棉絮将尸体 栽稳,子女用棉絮蘸酒为死者擦拭眼睛、照镜子,谓之“净面”,同时放进死者生前爱物,如烟袋、首饰等殉葬品,而后盖棺人扣,日“入殓”。亦有因死者穿戴铺盖优厚,愿让更多人观赏,以为子女增光而到临出殡才“入殓”者,叫“走马人殓”。棺材头上钉“寿钉”(钉上各色布条);棺材盖上撒麸子(意为遗福后人);棺材用两条板凳支起,底下塞上谷草个子(说是可阻止狗猫等圆毛动物穿行,避免死者触电“炸尸”);棺材前安灵位(俗称“牌位”),摆供品,放“下食罐子”,点油灯和接连不断地烧香。富家有棺有椁,即所谓“套棺”,有重五棺材(板厚5.5市寸)和五子棺材(板厚5市寸);贫家则用四子棺材(板厚4市寸)或簿皮匣子(板厚1市寸),甚至用不起棺材,以箔、席掩身,即所谓“箔卷席埋”。 丧事,由族长和村内“董事”者共商。丧局大小,以家庭贫富、地位尊卑和人缘好坏而定。丧期三五日不一,为择吉日或等亲人甚至丧期更长,但忌双数,有双数“犯重丧”之说。县北部根据丧局规模大小和天数多少,分为大丧、礼相丧、哇哇丧和一般丧。大丧9天,含宾相点主、超度亡灵、棺椁下葬、树碑立传等过程;礼相丧7天,含宾相点主、搭灵棚等;哇哇(指鼓乐)丧5天,只拜祭;一般丧3天,无鼓乐,无灵棚,无孝服。丧礼各执事人员均张榜公布,指挥丧礼;内柜,掌握财务;外柜,登记祭品、礼金;折摆,陈列、收拾祭品;邀奠,请奠客和领孝子谢奠客;陪客,陪亲友吃茶 进餐。另有大门迎送(大丧局并有二门迎送)、厨房做菜、做饭及端菜端饭、烧水倒茶等执事者。诸事议定,发帖报丧。富家邀宾相点主(即往死者牌位“神主”主字上点上红点),请僧道诵经超度亡灵。雇棚匠搭灵棚、落棺棚、鼓乐棚、门坊、过街牌搂,贴丧联(如“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存一片心”等),雇鼓乐、赁棺罩(亦称“丧舆”)、置扎彩(纸扎马、牛、轿车、金山银山、童男童女等),大破其财,以示孝道。贫家以白纸条封门,给至亲送信,程序简便,只是痛哭致哀而已。 出殡,俗称发丧。子女头戴麻冠(女裹孝带),身穿孝衣,腰束麻绳,孝子手扶哀杖棍,耳挂棉絮(意为丧事任人办理,自己不闻不问)。前一天傍晚,亲门近支各家由妇女用托盘端三碗“棋子”(面条再切成碎菱形),带烧纸到灵前哭吊祭奠,日“辞灵”。出殡之日上午,诵读祭文。下午,鼓乐声中道谢各执事后,正式发引。出房门时用菜刀砍碎早置门旁的一只饭碗;出大门,摘鼓敛幡;灵柩所过邻舍,都在大门口点一把火或撒一道灰,意为防亡魂串门作祟;跨过“过灵盆”(盆内盛掺草灰的水,灵过后将水泼掉)置灵街上。至亲路祭,孝子率众男送葬者绕棺摸绳扣,由长子或继承人摔“老盆”(盆底钻有小孔,男7个、女5个)后抬棺至茔地。途中,孝子既要扶灵柩,又要不时磕头,尽“摔老盆、驾灵车”之责。下葬时,送葬人男向左、女向右绕墓穴哭三周。掩埋后丧礼结束。丧事开始和结束,对执事人等各筵请一次;前者议论丧事,日“请 执”;后者算帐向事主作交代,日“谢执”。 墓,一般为土穴,稍富裕者以砖围棺,叫“围棺垒”或“地里丘”,富家打砖坟,一夫一妻者两孔,一夫多妻者多孑L。有的官宦富豪之家,甚至生前即早请阴阳先生选下“风水”好的茔地,定好“向口”,修下砖石结构之坟墓或“阴宅”。妻先死不入茔地,“记埋”或“丘”(地上,以砖或土坯围棺垒)在一边,等夫死后再起榇移柩,使夫妻并骨合葬。茔地习植松柏,以示肃穆。 殡后第三天定更,子女提灯笼携纸香、供品(水饺,死者多少岁,水饺多少对,并以多些对数为好,意为祈后人寿长)到墓前添土祭奠,只哭三声,日“祓三”。“一七”、“三七”、“五七”、“百日”、“忌日”,即殡后7天、21天、35天、100天和周年,子女和

文档评论(0)

raojun0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