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山名山大观
一、山头镇 窑峪顶与赵执信墓 北凤山 东南峪顶 老山顶 老猫头 梯子山与朝阳洞 望鲁山
二、城东办事处
1、新泰山 新泰山,位于城东街道办事处东南部,因山形酷肖东岳泰山,故名“肖泰山”,现称“新泰山”。据《博山区地名志》载:“肖泰山位于博山城东南0.25公里,系青石山,隔秋谷与荆山对峙。”
据查访,新泰山位于博山区中心路东南与峨嵋山北麓连体,但又独立其侧。原有微形十八盘、南天门等攀山石阶,沿东北角攀山而上直达新泰山庙,后因扩建中心路及基督教堂而荡然无存。山上仍有新泰山庙保存完好。该庙顺山势而建,坐南朝北,始建于民国初年。相传原东关王、孙两位善人,为十里八乡善男信女便于就地向泰山奶奶进香、还愿,而修建此庙。引来远至大奎山、万山,近至良庄、五龙等地的善男信女,在此烧香还愿,饱览新泰山及秋谷高风景致。
新泰山庙,大门内一横碣为吕纯阳所题“稳步丹霄”。立其正门院中,一九八九年由山门外移入庙内。庙门两侧墙上有宽约半米、高近两米的组合石刻共4幅,内容为:风串牡丹,乘槎河汉,一苇渡江,荷花仙鹤,石刻作者为钱钟珊。画屏上方有2小辐兰竹,门砧上共刻4福小图,内容为狮子、绣球、松鹤、麒麟等。
北岭 青龙山 荆山 峨嵋山
三、城西办事处 凤凰山 西阜 白虎山
四、池上镇
1、 鲁山 鲁山位于山东省最中心,淄博市的东南部。鲁山主峰——观云峰,海拔1108.3米,是山东省第四高山,鲁中地区最高峰。诸峰拥簇之中的主峰--大圣峰(又叫观云蜂)座落在博山区池上镇。大圣峰海拔1108.3米,山势绵亘。覆压莱芜、沂源、临朐、博山一市两县一区,是一市两县一区的界山主脉。走向西而东,向北伸出很多支脉,形成池上、南博山几个镇境内的支脉山系。山体北侧系砂石构成,占地800平方公里。地理座标北纬36度17秒,东经118度03秒,为山东第四座高峰(继泰山、蒙山、崂山之后)。山林面积达3000公顷,巍巍然似一绿色屏障,傲然屹立,葳蕤生光。不管日月阴晴圆缺,风霜雨露,不管朝明夕晦,春夏秋冬,皆景色变幻无穷,绮丽诱人。具有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高山气候。
鲁山历史悠久,传说优美,境内寺庙道观很多,大雄宝殿、志公庙、志公塔、碧霞元君行宫、观音寺、父母庵、玉皇庙、山神庙、元、明、清三朝皇家养马场、刘德培起义遗址等。不同时代的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历史传说,汇积着鲁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驼禅寺主建筑大雄宝殿及志公庙系南北朝时期建筑,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全为巨型石料所筑。
柴山 燕尾山 蟠龙山 黄姑顶 板山崖与槐抱碑 黑虎寨 油篓寨 雁门寨 志公坪 福山 摩诃山与观音寺
五、源泉镇
1、青龙山 青龙山在源泉镇政府驻地南五华里处,与泉河头村隔河东西相望。《续修博山县志》载:“青龙山,县东南五十里,淄水东涯,中有青龙洞,下即泉河头。”孙中山战友博山籍民主革命人士蒋洗凡有诗云:“一山飞峙大河东,疑是蚊龙游太空,滚滚源泉流不尽,水光山色画图中。”形象地描绘了青龙山的主要特征。
青龙山南北走向,是淄河东西两股支流的交汇点,海拔404米。青龙山断层,淄河地堑,构成了这里复杂的地质,因此地下水涌出地面形成大泉。自明朝以来泉河人即重视绿化,山上植物茂密,山顶以侧柏为主,山腰多为混杂林。山下的上下二龙湾是淄河上游最大的自流泉,流量为淄博第一。泉河人早有利用泉水养殖蒜黄的传统,八十年代又从国外引进了优质鱼种虹鳟鱼,使泉河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明朝万历年间泉河村有位乡绅名赵端,为人善良,喜欢山水,常去泉边喝酒、赏泉、下棋。传说赵端饭酒时总爱放两只杯子,两双筷子,他喝时对面的酒杯也干;他吃时对面的筷子也夹菜;酒饭后又有个看不见的人在和他下棋。许久之后的一个夜晚,赵端做了一个梦,一个自称龙王的老者,表示为了感谢他的热情招待,要与赵端交友,许诺他家如有红白公事,需要窑货时可写个条子放进龙湾,所用之物必定如约而至。赵端一试,果然灵验,而且都是皇宫中的用品。日后为答谢神仙,赵端出资重修了庙宇。这个传说给泉河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也引得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使旅游业成为泉河村的经济支柱。现在,依托青龙山,泉河村又建起了人工湖,立起了橡皮坝,新修了泉河桥,几十家饭店修茸一新,迎接八方来客。
青龙山在明以前就有建筑物,到明万历年间形成规模;至清乾隆年间形成现在的格局。战乱、大跃进、文革等运动之后损失惨重。改革开放以来,泉河村为振兴旅游业,重修了龙王庙、三官庙;新建了王母庙、大圣殿等,使泉河风景区真正成了“千里鲁中一明珠”。
青龙山的庙宇从下到上依次是大圣庙、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