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搭_25辆顺风车行程3700公里回家.docVIP

大四学生搭_25辆顺风车行程3700公里回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四学生搭25辆顺风车行程3700公里回家 ? 胡蓓蕾完成了一次刺激而温馨的“春运”之旅 ? 胡蓓蕾行程示意图 ? 胡蓓蕾在旅途中 ? 胡蓓蕾与载他一程的司机合影   一个人的“春运” ?  13天,3700多公里,搭了25辆顺风车,从南京到乌鲁木齐,没花一分钱。一名南京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以免费搭车完成了一次刺激而温馨的“春运”之旅   胡蓓蕾想到了最坏的结果,遇人打劫,就放弃所有东西,只顾保命。他把一百块钱用力地折了两下,塞进了袜子里,如果遇到抢劫,这将是最后的救命钱。   历时13天,行程3700多公里,搭了25辆顺风车,从南京到乌鲁木齐,没花一分钱。当同学们还为一张回家车票发愁时,这名南京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以免费搭车完成了一次刺激而温馨的“春运”之旅。 ?  看名字,以为是个女孩子。然而,他却是个身高一米八的帅小伙。短发、瘦脸、小眼,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他见人就笑,两眼自然地眯成了一条缝。   一路向西 ?  一切均源于一部名为《搭车去柏林》的纪录片。片中主人公从北京出发,只依靠陌生人的帮助,搭车88次,最终抵达柏林。去年9月,胡蓓蕾看后难掩兴奋,其中一句话便刻在的心里: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如果能搭车回家就是一个非凡的经历。”胡蓓蕾相信行万里路远胜读万卷书。多位同学劝他慎重,女友也急了:“你又不是探险家。” ?  的确,从南京到乌鲁木齐有近4000公里,只靠搭车,并非易事。 ?  胡蓓蕾祖籍江苏,1岁时随打工的父母搬到乌鲁木齐,一直在那儿生活到19岁。他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个要求严谨和细致的专业其实不适合他有些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多才多艺。他是南京师大足球赛的最佳射手,是省级魔方速拧冠军,还曾骑车从成都到拉萨。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看《搭车去柏林》之前,胡蓓蕾就已经成为那种“想做就做”的行动派。这部电影,不过是催生了他另一次行动而已。   出发前,胡蓓蕾在地图上仔细研究路程,突然有种感觉:顺着312国道从南京一路向西,似乎是在重演20多年前的故事,父母带着他,从故乡出发,去创造新的“家乡”。   2010年12月25日,西方传统圣诞节。他出发了。 ?  从南师大出发,坐公交车到312国道,他计划当天至少要到合肥。沿着国道,他边走边拦车,走了半个多小时,进了路边一座加油站。他预想,加油站应是搭车的最佳场所。他把搭车回乌鲁木齐的想法告诉大车司机,司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没人愿意拉他。一个司机甚至劝他,用学生证买张半价票,用不着这么辛苦。一位好心的加油站工作人员也凑了过来,让他趁着没走出多远,回到汽车站买票去合肥。   同龄人都不能理解的事,更无法向陌生的司机解释。胡蓓蕾背着红黑相间的登山包继续西行。两个小时后,他不死心地又钻进了一个加油站,仍然没有结果。 ?  继续徒步前进。他还在不停地招手,似乎没有人感觉到他的存在。“难道在中国搭车就是那么难吗?”三个小时后,胡蓓蕾有些不堪重负。他的背包有50斤重,里面有衣服、食品、帐篷和一双解放鞋。他怕路走得太多,磨坏了脚上这双绿白相间的新板鞋。 ?  包里还有一本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这本书承载着他的梦想,他期待搭车的经历,接触有趣的人,听到离奇的故事。书里的经历那样轻松,怎么在中国似乎就无法实现?“我当时真地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了。”胡蓓蕾回忆。 ?  这时,他看到前面停着一辆正在检修的卡车。他凑了过去,对正修车的师傅说明来意。师傅将信将疑地让他坐进了驾驶室。师傅后来解释说,当时看他满头大汗,学生模样,不像坏人。一路上司机似乎也没有把他当外人,一直跟他吐苦水:儿子不好好学习,没有出息。胡蓓蕾无法分担这些苦恼,他只剩下开心:终于有人肯搭我了。   胡蓓蕾发现,在服务区搭车的成功率远大于加油站。   在合肥文集高速服务区,他相中了一辆奥迪车。展开招牌式的微笑,胡蓓蕾上前搭讪。没想到,奥迪车主犹疑了一下,查看了他的学生证后,居然让他上了车。 ?  这成了胡蓓蕾13天旅行中最为愉快的记忆。奥迪车主告诉胡蓓蕾,他曾在服务区被人骗过,因此会有戒心。 ?  寂寞的旅途,狭小的空间,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寻找温暖的交流。事业有成的车主跟胡蓓蕾谈起了心事,虽然成功,但他仍然觉得缺少朋友。胡蓓蕾则用自己的大学经历交换。奥迪男抢过话茬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抖搂一空,甚至向胡蓓蕾传授如何成为成功人士,开上奥迪,住上豪宅。 ?  当听说胡蓓蕾是学电气工程专业并即将毕业时,车主马上打电话给做电气工程的朋友,为他推荐工作。因聊得投入,他们还走错了方向,多开了一百多公里的冤枉路。可车主并不觉得冤枉,他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妻子:“今天我交了一个朋友。”分手时,他给胡蓓蕾留了一张名片和一句话:男人就要用事业武装自己。   这名叫孙宏刚的车主

文档评论(0)

daixue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