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备考策略之-高考病句十大切入点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备考策略之-高考病句十大切入点解析

二、句子中有关联词语“只要 就”、“如果就”或“只有才”,就应该注意看一看是否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淆了。 必要条件的公式是: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意思是说没有这个条件,一定没有在个结果;有了这个条件,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所用的关联词语为:只有才充分的条件的公式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意思是说:有这个条件,就一定有这个结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一定没有这个结果。所用关联词语为:只要就、如果就。例如: 2、无论什么人,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成才。 [分析]“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这样,这里的意思是说,有了肯下功夫这个条件,不管是一般的人还是白痴,都能成才。显然,这么说不正确。看来,这里前后不是充分条件。如此,应该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三、句子中有“是否”或“能否”等字眼,就应该看一看句子是不是始终如一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的。如果不是,那么肯定在照应方面存在问题。例如: 3、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分析]前面的“能否”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面也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可事实上后面这是从一个方面来说,显然前后不能照应。 四、句子中有多个否定词,就应该注意看一看多重否定是否造成了表意的混乱。例如: 4、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是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分析]“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谁又能否认呢”,也就是谁也不能否认,也就是谁都要否认,显然句子由于多重否定造成句子的混乱。在这里,反问相当于一重否定。 五、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并列短语,且出现了两次,那么就应该看一看两个并列短语内部的词语前后是否照应。例如: 5、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分析]这个句子有两个并列短语,这就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仔细一看,知道真存在问题。因为正确的说发该是: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规定,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这样原句后半部分可改为: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六、句子中并列短语如果仅出现了一次,也不可掉以轻心,应该看一看句子的有关成分和并列短语中的成分是否全部搭配,还应该看一看句子是否有歧义。例如: 6、他马上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并列短语,这就是“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个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是“安排”,仔细一看,知道“安排”和并列短语中的“问题”不搭配。 七、句子中的并列短语中如果出现了“和”字,那么就应该看一看句子是否有歧义。 例如:7、他背着总理和副总理偷偷地将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分析]这个句子由于“和”字的使用,产生了歧义。可以理解为:他背着两位总理自己偷偷地把钱存入银行。也可以理解为:他和副总经理合伙背着总经理蒋钱偷偷地存入了银行。 八、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倍”字,那就应该看一看是否用“倍”表示了减少、降低,因为“倍”只表示增加。 例如: 8、这种模型赛车按国际一级方程式赛车样式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上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分析]这里用“倍”来表示下降,显然是不合适。 九、句子中出现概数时,就应该看一看概数前后是否加了些不该加的词语,造成了语义的重复或矛盾。例如: 9、李家坡这个小山村,自力更生建起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 [分析]概数“十万多”前又加了“近”,显然“近”与“多”矛盾。 十、句子中如果出现了“增加到(为)”或“增加(了)”、就应该考虑二者是否存在着误用的问题;如果出现了“减少到(为)”、或“减少(了)”也该考虑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误用问题。表示数量增加,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用“增加(了)”或“减少(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等表示。 表示数量增加,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用“增加到(为)”、“增长到(为)”等表示。 表示数量减少,如果指差额,用“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等;如果是减少后的余数,那么应该用“减少到(为)”、“降低(为)”等。例如: 10、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分析]这里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是净增,不包括底数,应将“提高到”改为“提高了”或“提高”;如不改“提高到”,也可以将“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改为“八分之一百二十至三十。” * 高考病句修改十大切入点 一个句子有没有语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抓住有关特征,给以正确的诊断,具体说来,病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