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汽轮机设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汽轮机的一般概念 第三节 汽轮机本体的主要结构 第四节 级内热力过程分析 第五节 汽轮机的损失、效率和功率 第六节 汽轮机的主要辅助设备 第二节 汽轮机的一般概念 1、汽轮机的级 由一列喷嘴叶栅和其后紧邻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基本做功单元。 工作过程---蒸汽在喷嘴(nozzle)中降压增速,热力势能转变为汽流的动能;在动叶(blade)中一方面继续降压增速,热力势能转变为汽流的动能,另一方面汽流在动叶中改变运动方向,将动能转换成转子的旋转机械能。前者属于反动能,后者属于冲动能。 按照工作特点 7.外形结构 东方汽轮机厂:N300—16.7/537/537—4型汽轮机 其中调节级吸取了美国西屋公司技术,低压部分吸取了GE公司和日立公司的技术。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高中压合缸、双缸双排汽、冲动式水冷式凝汽式汽轮机。 主要技术规范: 额定功率:300MW 最大功率:330MW 额定蒸汽参数: 新蒸汽:16.7MPa/537℃;再热蒸汽:3.3MPa/537℃;背压:冷却水温度为20℃时,设计背压为5.2kPa;额定新汽流量:935t/h;最大新汽流量:1025t/h;给水温度:271℃; 通流级数:总共28级。其中:高压缸1个单列调节级+9个冲动压力级;中压缸6个冲动压力级;低压缸2×6个冲动压力级。 给水回热系统:3高加+1除氧+4低加; 给水泵拖动方式:1100%B—MCR小汽轮机拖动 150%B—MCR电动调速水泵作备用; 末级叶片高度:851mm; 汽轮机本体外形(长宽高):18055mm×7464mm×6434mm 两缸两排汽型式:高中压合缸。 热耗:8005kJ/kwh 一、汽缸 第四节 级内热力过程分析 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是在轴向串联的各个级内完成的,即在喷嘴内和动叶流道内的能量转换过程。因此研究汽轮机的工作过程,就是研究级的工作过程,也就是研究蒸汽在喷嘴内和动叶流道内的能量转换过程。 1.蒸汽在喷嘴内的能量转换 从能量平衡来看,轮轴功率还可表示成级的理想焓降扣除级内所有损失,即: 第五节 汽轮机的损失、效率和功率 一、多级汽轮机损失 叶轮摩擦损失δhf 由两部分组成: (1)叶轮两侧及围带表面的粗糙度引起的摩擦损失 (2)子午面内的涡流运动引起的损失 漏汽损失δhδ 三、多级汽轮机发电机组热经济性 第六节 汽轮机的主要辅助设备 作用:1、在热力循环作为冷源,降低汽轮机排汽的压力和温度,就可以减小冷源损失,提高循环热效率。2、建立和保持汽轮机排汽口的高度真空,使蒸汽在汽轮机中有较大的理想焓降;3、回收乏汽的凝结水,作为锅炉给水循环使用。 3.抽气器 三、回热加热设备 三、除氧器 除氧器:(大约在基础的26米以上,至少14米以上)处于水沸腾状态 作用:除去由于凝汽系统的漏气和化学补给水中含有溶解气体。 热除氧:利用抽汽加热给水至沸点来除去给水中的氧气等气体。具有加热和除氧的双重功能,——电厂普遍采用。 热除氧原理:建立在亨利定理和道尔顿分压定律的基础上。 亨利定理:当液体水和其液面上的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单位体积水中溶有的某种气体量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成正比。 除氧器内水的除氧分为:上部的初步除氧和下部的深度除氧。 四、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 组装中的凝汽器隔板 带状管束布置的凝汽器隔板及水室 汽轮发电机组空气冷却凝汽器外观 抽气器 射流式抽气器 水环式真空泵抽气器 射汽式抽气器 射水式抽气器 容积式 (或机械式) 机械离心式真空泵抽气器 吸气管 泵壳 排汽管 空腔 水环 叶片 叶轮 部分进汽损失δhe 喷嘴叶栅不是整圈布置,而是只占据部分圆周,这种布置叫部分进汽。如小汽机高压级和调节级需要采用部分进汽。 部分进汽损失有鼓风损失和斥汽损失: (1)鼓风损失发生在不装喷嘴的弧段内 (2)斥汽损失和鼓风损失相反,它发生在装有喷嘴的弧段内 ------冲动级和反动级分开讨论。 对于冲动级,存在⑴隔板漏汽损失---在叶轮上开设平衡孔,在动叶根部设置汽封片,设计时选取合理的反动度,使动叶根部不出现吸汽漏汽现象。⑵叶顶漏汽损失---减小间隙面积和两侧压差,如采用高低齿封。 对于反动级,其漏汽损失比冲动级大,因为:⑴内径汽封的漏汽量比冲动级的隔板漏汽量大,这主要是因为内径汽封直径比隔板汽封直径大,而汽封齿数又比较少。⑵动叶前后的压差较大,所以叶顶漏汽量相当可观。 隔板的汽封装置 动叶顶部汽封示意图 (a)隔板漏汽和叶顶漏汽 (b)高低齿汽封 ⑴湿蒸汽的过饱和现象对级的能量转换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为理想比焓降的减少。 ⑵湿蒸汽在膨胀过程中析出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1单元测试2解决方案.doc
- 皮巧根桥公开课技术总结.ppt
- 站在高原望北京【作者:万东平】技术总结.doc
-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技术总结.ppt
- 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解决方案.doc
- 疲劳驾驶成因及预防对策1技术总结.doc
- 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一:电梯检验员培训(自动扶梯)技术总结.ppt
- 电梯井跟进平台施工方案技术总结.doc
- 电梯调试学习技术总结.doc
- 电梯应急预案(整套)技术总结.doc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