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杜甫诗_三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 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主旨 诗人通过重阳节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离异乡的身世之感。也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课文讲解 秋 兴 感情基调? 悲伤凄凉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动荡不安;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题:秋兴,因秋感兴 玉露 枫林 巫山 巫峡 萧瑟 凄凉 雄浑 壮丽 触景伤情 诗人借秋露清冷、草木凋零烘托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 1、首联中诗人用了哪些具体意象来状写秋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呢?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暗喻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 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蕴含了什么深层次的内容?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 ,以眼前景映照出了心中情,情景交融,是阴沉压抑的心情的写照。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能不能把“丛菊”改成“残菊”? “两开”是什么意思? “他日泪”又是什么意思?? “孤舟一系”怎样和后面“故园心”联系起来? 花开得这么茂盛,却让诗人两度流下眼泪。形成一种鲜明对比,感时花溅泪,更加体现出诗人漂泊在外的悲伤凄凉心境。 本指望这一叶孤舟能载他回乡,不想却四处漂泊,如今又一次系在了他乡的岸边,那思念的情结也死死地系在了他的心上。舟在此,家在彼;身在此,心在彼,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更加突出诗人浓浓的乡愁。 1、故园之思 2、羁旅之苦 3、漂泊之愁 4、家国之忧 5、迟暮之悲 3、从颈联中,你读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秋意渐深,秋风渐冷,人家都开始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做寒衣了,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 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缕孤独、忧伤之感。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尾联描绘的是什么图景? 有什么表达效果? 主旨 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氛围,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对比: 《登高》和《秋兴八首(其一)》 在写法上的共同点? 共同点: 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遣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 不同点 : 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 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但与《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明人王嗣奭在《杜臆》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沉鱼”这个西施的代称,流传开来。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面。从此,昭君就得了“落雁”的代称。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有个歌妓貂婵。她在后花园拜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