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目三考试 科目3实际道路考试技巧、视频教程 13.选 饥饿时,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胰岛A细胞的分 泌活动增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以提高血糖浓度;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而不是初次接触;中暑与神经、体液调节都有关系;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直接关系。 14.选 脱落酸抑制种子分裂,从而抑制其萌发,而赤霉 素可促进种子萌发,故应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种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故应用生长素处理生长期的种子促进其发育。将花去雄后不授粉在柱头上涂抹生长素时可诱导无子果实形成。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会加速叶片黄化速度。 A C 15.选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 胞;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而不能与抗原结合;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而不是产生抗体,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记忆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也不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它只能识别相同抗原。 16.选 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而地理隔离不 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出现。 17.选 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尽可能多 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而系统总能量利用率并没有降低。 A A D 选择题专项训练(二) 验证鉴定类选择题 1.选 C项中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合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选 ①过程为蛋白质的盐析,②过程为蛋白质的再溶解, 这两个过程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③过程中的 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会有水生成;④过程可 破坏肽键,消耗水。溶液甲和乙(含蛋白酶)中都含有蛋白质,故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 B 3.选 此题属于考纲分析推断、综合运用的层次。在观察“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颗粒状叶绿体,①错误;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有机溶剂丙酮提取色素,②错误;③正确;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的紫色反应,不需加热。④错误;由于过氧化氢本身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分解,故不能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⑤错误。 4.选 所谓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故两次 对照中属于实验组的依次为乙组、乙组实验后。 A D 5.选 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蛋 白质鉴定:将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观察植物细胞失水:撕取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6.选 脂肪鉴定时,需用苏丹Ⅲ染液处理后,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观察。 7.选 解离液会杀死细胞,使细胞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期,故 用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可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B A B 8.选 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 与酶浓度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增加,V也随之增大,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V将不再增大;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在未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加强,酶反应速率(V)也加强,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降低,酶反应速率(V)也降低;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在最适pH时,酶活性最强,酶反应速率(V)也最强,低于或超过最适pH,酶活性都降低,酶反应速率(V)也降低。 A 9.选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出现紫色反应,因此加入到过 氧化氢酶溶液中,溶液呈紫色;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越快,胡萝卜素呈橙黄色,它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最快。 10.选 对照是为了说明变量的作用结果,设置对照时一定 针对变量。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都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符合对照的原则;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关键是控制解离液的浓度,其他条件应相同。 B B 11.选 据图可知,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 素,丁为胡萝卜素。所以丙、丁主要吸收蓝紫光。 12.选 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艾弗里体外转 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并推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遗传物质就是DNA。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与证明DNA是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态园口林的植物配置.doc
- 生物:口2.2《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 生物:口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生物:口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师大.ppt
- 生物:口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ppt
- 生物:口7.3《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课件(浙科版必修三).ppt
- 生物奥口赛模拟练习一.doc
- 生物必口修2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题.doc
- 生物必口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分离、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doc
- 生物必口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要点.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