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的化学组成解决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生物的化学组成 主讲:邱丽娜 一、原子和分子——生命的化学基础 1 生物体的 主要元素? 元 素 组 成 铁 (Fe) 铜(Cu) 摄铜途径 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有差异,铜在人类膳食和在土壤中的分布也有差别,故只靠膳食补铜是不够的。 英国应用微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铜管是有益于公共健康的供水管材。铜水管对大多数细菌的成长都有抑制作用。生物学研究表明,99%以上的水中细菌进入铜管道5个小时后会自行消失。正因为如此,在发达国家,许多医疗器械都是铜制的,而在公共场所,像医院、商店、车站、电影院等,黄铜则成为门把手的首选材料。 锌(Zn) 氟(F) 汞(Hg) 内服1.5kg金属汞或静脉注射对人体无害。汞的化合物对人有害。它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二种。 水溶性的如氯化汞是剧毒物,吸入1g—2g即可致死; 脂溶性的如甲基汞能更快地被生物体吸收,其肠道吸收率达95%左右,。由于其脂溶性,可长期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通过鱼、虾等水生物传给人类。(1953年日本一南部小镇水俣市,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甲基汞) 水俣病危害: 引起皮炎; 侵害神经系统; 蓄积于肾脏、肝、脾; 蓄积于脑,造成脑损伤,引起头痛、易怒、颤栗、手足麻木,视力模糊乃至死亡。 镉(Cd) “骨痛病”——1968年发现于日本富士山县神通川流域的一种奇病。当地居民长期食用镉污染的稻米和水。 症状: 全身疼痛——肾脏受损——骨质软化——骨骼变形——刺痛加剧——骨脆易折——痛死。 镉与锌常相伴而生,在生物系统中有替代锌的功能,并能不可逆转地置换锌,破坏需锌的酶的生理作用,引起尿蛋白、糖尿病和癌症。 一个健康成人镉含量约为30mg,平均每日摄取量为40μg,若长期每日摄取量达600 μg,则可能患骨痛病。 尽量食用锌镉比大的食物:牡蛎、豆类、面筋、坚果…… 铅(Pb) 低水平铅中毒:恶心、暴躁; 大剂量铅中毒:脑损伤; 贫血——便血——肾损伤——尿蛋白; 孕妇:畸胎、死胎、流产。 铅中毒的元凶:汽车中的防震剂:四乙基铅,它随汽油的燃烧而分解为无机铅盐和氧化物排入大气,含铅汽油燃烧后,有85%的铅排入大气,每辆汽车每年往大气中排铅达2公斤。据统计,城市大气的铅污染90%以上是汽油燃烧造成的。其它铅污染源有工业废气、油漆涂料…… 硒(Se) 碘(I) 生物体都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糖、无机盐和水组成。 哪一种分子含量最高? 在生命元素中,碳原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或成环,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羟基、羰基、羧基和氨基等功能基团, 这些功能基团几乎都是极性基团。功能基团的极性使得生物分子具有亲水性,有利于这些化合物稳定于有大量水分子存在的细胞中。 二、糖类 主要的能源和碳源物质,重要的中间代谢物,部分参与细胞结构组成; 光合作用的产物; 包括单糖(如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寡糖(常见的主要是二糖,如麦芽糖、蔗糖、乳糖)及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果胶、菊糖、葡聚糖、肝素); 可与其它物质结合成糖蛋白、糖脂、核酸等,形成重要的活性分子。 三、脂类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与细胞的表面物质、细胞识别及种的特异性、组织免疫密切相关; 可作为能量贮存在生物体内,构成生物体的保护层,防止机械损伤和热量、水分的散失; 有的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 可分为中性脂肪和类脂(蜡和磷脂)等 四、 蛋白质 结构蛋白 伸缩蛋白 贮存蛋白 保护蛋白 运输蛋白 激素蛋白 信号蛋白 酶和辅酶 五、 核酸 核酸贮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都是由许多顺序排列的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 贮存遗传信息的特殊DNA片段称为基因,它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决定蛋白质的功能。通过蛋白质的作用,DNA实际上控制着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过程 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RNA来实现的,即遗传信息由DNA转录到RNA,后者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DNA分子为双链,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碱基互相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RNA分子一般为单链(如t-RNA); DNA的平面结构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 双链的中间是碱基对 双链的两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的交互排列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 A与T配对; G与C配对 RNA的组成 RNA大多是单链分子; 含核糖; 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3种RNA: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 RNA与DNA的主要差别??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