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家形工程中对马克思的理性反思.docVIP

德国国家形工程中对马克思的理性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国家形工程中对马克思的理性反思

德国国家形象工程中对马克思的理性反思 “我们从没听说过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地上还磨出过脚印。”彼得·哈尔特斩钉截铁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哈尔特是德国电视二台当代历史频道编辑,也是大型电视片《德国人》中《马克思与阶级斗争》的撰稿者。 -   马克思传记作者罗尔夫·霍斯菲尔特试图向观众减弱马克思的“神话”,“从小马克思花钱就大手大脚,马克思在大学期间,他父亲就为此抱怨过,即使在英国流亡期间也仍旧如此。马克思本人对小资产阶级并没有任何敌意。”画面中马克思抽着雪茄、喝着红酒,分析着资本主义的“罪恶”。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片中《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巴黎就爆发了革命,欧洲各国相继起义。马克思认为,封建阶级应该被赶出德国,由资产阶级上台统治,先消灭贵族,再由无产阶级掌权。片中被革命“冲昏头脑”的人们早已不去理会马恩的劝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自己看清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积极倡导社会变革,主张创立没有阶级的社会,但他对这样一个社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历史学家爱娃·维斯维勒认为。   ——————————————————————————————————————   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畅销书作者,但只有极少数人完整地阅读了他的全部着作。自马丁·路德以来,还没有哪个德国人像马克思一样,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德国人·马克思与阶级斗争》   回望马克思——《德国人》及德国形象工程   新千年的头十年,英国、美国、德国先后用电视纪录片的方式,讲述各国历史及其文化英雄,这既是一种视听历史教材,更是一种国家形象工程。bbc在2002年推出了长达15集的《英国史》。讲述了从4000年前铁器时代一直到当代的英国历史。2010年4月,美国历史频道播出了12集的《美国:我们的故事》。这部制作精美的讲述美国历史的纪录片,经由奥巴马推介给美国民众。   继2008年成功推出第一部《德国人》之后,2010年12月10日,德国电视二台(zdf)推出了第二部《德国人》,十集系列片中的第七集是《马克思与阶级斗争》。2003年,bbc曾经制作过一部以《马克思》为名的纪录片。一位被扮演的马克思穿行在现代英国的街道上,用电脑打出自己的着作,并且按下保存键。主持人生动浅白地讲述马克思的故事(爱情、私情、窘困)和马克思的主张(辩证法、资本论)。按照习以为常的标准,这是一部不那么“严肃”的纪录片。相形之下,《德国人》中的“马克思”就严谨得多。   至少,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留着规模不同的胡子。“德国人的历史实际上是德国胡子的历史。”《德国人》系列片编辑格奥尔格·格拉夫说,“诗人莫里哀早就认识到了胡子的重要性。《德国人》第二部的宗旨也是男人必须要有胡子。最着名的大胡子就是卡尔·马克思。幸好胡子现在已经不时兴了。但我们必须给演员粘胡子。”该片的化妆师工作间就像理发师的发廊,只是化妆师不是把胡子剃掉,而是让胡子长出来。   欧利夫·博伊森在片中饰演卡尔·马克思,每天为了使他长出一部马克思的大胡子,化妆师要用去整整2个小时。“我们从没听说过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地上还磨出过脚印。”彼得·哈尔特斩钉截铁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哈尔特是德国电视二台当代历史频道编辑,也是大型电视片《德国人》中《马克思与阶级斗争》的撰稿者。   《马克思与阶级斗争》是整部系列纪录片第二部的第七集,全集43分钟。在片中,演员欧利夫·博伊森扮演的“马克思”坐在他工作的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撰写着人生中最重要的《资本论》,也是在这里,他从一个思想家变成了一个语言学研究者。   人们对马克思的误解远不止“脚印”。“马克思在一些国家被奉为神话,成为体系、制度的代名词,也被一些人当作敌人,我需要排除对他的形象扭曲或美化等各种影响,复原马克思真实的历史原形。”哈尔特说。整个《马克思与阶级斗争》,也是从“误解”开始。 马克思与《资本论》   “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资本论》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金钱和世界。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马克思的思想。”影片第一个画面定格在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1848年革命,马克思因涉嫌领导了反对君主制的革命而遭逮捕和驱逐。马克思对警察说:“即使没有我的文章,革命依然会爆发,这是自然规律!”自从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之后,德国人没有谁像马克思那样在欧洲思想理论界有那么大的影响,《共产党宣言》传播到世界各地。马克思从小就不是乖孩子,激进、粗暴,不惧怕任何形式的冲突和挑战。片中他和同学挥剑决斗,还曾因为持有非法武器被记过———他一直保留着这把剑,甚至到后期全家一贫如洗,他都不允许妻子燕妮卖剑度日。但影片同时又说,其实马克思是个浪漫派,他更愿意去亲近诗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