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杜金玉同志学习活动
向杜金玉同志学习活动时间:4-29作者:支大勇 葛红梅 “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品德,也体现出国家电网人‘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4月26日下午,新沂市供电公司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学习、讨论杜金玉先进事迹。 连日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青海省电力公司抗震抢险队员杜金玉的先进事迹,中华全国总工会同时号召全国广大职工向杜金玉学习。为大力弘扬杜金玉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不畏艰难、勇于赴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奉献精神,引导全体干部员工学习先进事迹,立足岗位,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新沂市供电公司要求全体干部员工通过座谈、集中学习等形式开展向杜金玉学习活动,将学习发扬杜金玉精神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瞄准目标,强化执行,狠抓落实,坚决贯彻上级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完成各种艰难险重任务时不打折扣,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特别是要全力做好迎峰度夏和世博期间电网安全运行保障工作,认真开展“真情迎世博”活动,提升服务品质,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和抢修措施,确保无安全事故、无服务事故、无质量事故。 “杜金玉同志虽然逝去了,但他恪尽职守、埋头苦干的精神却在激励着、鼓舞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以他为榜样,立足岗位努力工作,积极为企业发展作贡献。”通过学习讨论,该公司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深受鼓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5月12日下发国资发综合〔2010〕63号文《关于开展向杜金玉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学习杜金玉同志的先进事迹。按照北车集团向杜金玉同志学习通知要求,南机公司党委立即做出活动安排:一是向各基层党组织转发活动通知,要求各单位结合公司当前实现6月30日前首台风电齿轮箱下线,完成时间过半,生产经营任务过半的目标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二是充分利用公司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英模国家电网员工杜金玉同志英勇献身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一线杜金玉先进事迹,用英模事迹激励、感召公司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到决战6.30,活动中,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出色的工作,向党的生日献礼。现将杜金玉资料以及人民网-人民日报(北京)中刊载文章转发,供各单位学习。 杜金玉资料: 资料图片:杜金玉(左二)和队友们在玉树灾区电力抢险现场拉电缆(4月18日摄)。新华社发(何青 摄) 今年42岁的杜金玉,是青海火电工程公司送电分公司送电工程处的高空线路作业技工。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时,杜金玉听说将组织抢险队赴玉树灾区,主动请缨前往。16日凌晨,杜金玉随青海火电工程公司抗震抢险队进驻玉树,连续数日投入修复供电线路等工作。 20日,按照抗震保电工作计划,青海火电工程公司抗震抢险队对结古—巴塘飞机场35千伏线路受损铁塔进行完全修复。杜金玉随队参与了46、48号塔的拆除、修复工作。当天下午,随队医生发现他有些疲劳,多次为他检查身体,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肺功能等均正常。21日凌晨,杜金玉突发高原肺水肿,被急送至就近医疗点,经抢救医治无效,于4时左右停止呼吸。 人民日报通讯: 追记杜金玉:一位电力工人在玉树灾区的最后五天【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北京) 】 老杜走了。他走时,没有留下一句话。老杜走时,玉树巴塘机场已经通电,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从这里装车,火速运往各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只是过往的司机可曾知道,就在窗外扎曲河南侧的输电线路铁塔下,一个新逝的生命在这里忙碌过。老杜走时,结古镇赛马场安置点刚刚亮起灯火,一顶顶帐篷里透出暖意。只是住在这里的3万群众可曾知道,就在周围山坡上的电线杆上,一位普通的电力工人在这里流过汗。42岁,这是老杜的生命刻度;5天121小时,这是他在玉树地震灾区度过的最后时光。如今,他的生命已经融入茫茫高原,与玉树灾区的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救人要紧“你还好吗?冻不冻?”“好着呢,不冻。”这是妻子李金秀与杜金玉最后的通话。时间定格在4月20日下午3时20分。杜金玉,牺牲前是国家电网青海火电工程公司线路班长。玉树地震后,他告诉妻子要去玉树抢险,妻子的第一反应是“别去了,那边挺危险的”,可是丈夫回答的只有最平常的四个字:“救人要紧!”“救人要紧!”在杜金玉的眼里,灾区的人民正在遭难,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帮一把。时间回到4月14日。当天7时49分,一场强震突袭了玉树。电网瞬间瘫痪,抗震救灾面临空前挑战。“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电力供应。”国家电网在第一时间做出紧急反应,启动抗震保电应急预案,动员全网精兵强将迅速赶赴玉树灾区,全力救援,在最短的时间里“点亮”玉树。按照国家电网的紧急指令和青海省电力公司抗震救灾抢险领导小组的要求,青海火电工程公司立即组成一支80人的抢险队,于当晚8时奔赴灾区。坚决请战。正在大通黄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