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童口谣的修辞艺术特征.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海童谣的修辞艺术特征 陈朝珠(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文经教学部  广西南宁  530022) [摘 要] 广西北海市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流传着一些独具特色的歌谣,分为游戏、风俗、生活、时政等类型。在修辞艺术特征上,有押韵、平仄、用词浅显易懂、多用方言词语、短句等,在修辞手法上运用了起兴、顶真、比喻、夸张、拟人等,分析这些艺术特征和创作手法,对于解读北海童谣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北海;童谣;修辞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1)04-0060-03 广西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部湾东北岸。它东与广东省接壤,南、西、北三面环海,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在这片美丽而独特的海疆地域里,流传着一些独具特色的歌谣,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该地区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是北海人民精神生活的美好结晶。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北海的儿歌究竟历史有多长,已无从考究,它们多是通过口耳相传流传至今。文章拟对流行于北海的儿歌做一番梳理,对其修辞的艺术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以管窥豹。 童谣指的是长期流传于儿童间的一种用韵语创作,无音乐相伴的口头短歌。当孩子还在婴幼儿时期,一般由大人说孩子听,长大一点后孩子们就在玩伴之间互相传唱。这种歌谣很难确定是哪个孩子的创作,一般认为是群体创作。童谣的内容丰富生动,结构简短活泼,语言通俗浅显,幽默风趣,韵律明快响亮,易记易诵,适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因而能代代流传下来。 1 北海童谣概述 1.1 游戏歌谣 游戏童谣是儿童在游戏玩耍时念的歌谣,既是对游戏的描述,也对游戏起到了助兴的作用。 “某指某指出在手,某比雷公劈开手,轰!” “点虫虫,虫咬手,阿妈来,放虫飞!”这是成人陪小孩或孩子之间玩的一个游戏,参加游戏的人围成一圈坐着,每个人都伸出自己的两个光脚丫,其中一人一边念这首歌谣,一边用手指依次指向各脚丫,念到“飞”时,指向谁的脚丫,那个脚丫就得像虫子般“飞”出去,最后剩下脚丫者为胜者。 “点脚挪那,磨刀杀贼,天花开开,地花撒撒,里路开花里路撒,劈劈啪啪,乜人做狗仔,乜人做贼头。”这个游戏规则与上同。 1.2 风俗歌谣 风俗歌谣是反映北海风俗的歌谣。如:“车车转,浑浑转,阿妈孭我睇龙船。我冇睇,睇鸡仔。鸡仔大,阿爸担去卖。卖得几蚊钱,买种撒落田。田头来帮勇,冇准担屎桶,屎桶熏倒人,要罚三两银。阿爸银冇有,牵去一条狗。狗仔吠汪汪,惊怕畀人劏,劏咗狗仔捉鸡仔,鸡仔畀捉完,明年净心睇龙船。”这可能是清末民初的童谣,反映的是北海端午节的习俗。这则童谣80年代以前在北海广泛流传,几乎人人都会吟诵。而今,记得起这则童谣的人已经不多了。 “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钱人家食月饼,无钱人家食芋头。”北海人过中秋节,一般要祭月,祭品除了月饼,一般还有柚子、梨等水果。中秋之夜,吃过团圆饭后,在家门外摆一桌子,桌上摆满祭品,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聊天,共享天伦之乐。但解放前,月饼对一些穷人来就是奢侈品,只能用芋头替代。 1.3 生活歌谣 “月光光,月亮亮,掴炮仗,炮仗响,掴东养,东养眼迷迷,掴社碑,石碑眼红红,掴大虫,大虫尾拖拖,掴英哥,英哥飞落田,捡文钱,买禾镰,禾镰利,割姜地,姜地香,卖辣姜,辣姜辣,卖母狗,母狗贡落床底生捏狗。”这首童谣中所反映的烧鞭炮、割姜地、卖狗等,反映了北海市人民劳动生活的场景。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新妇无艰难,公共食堂有饭叉,一日三餐有鱼虾,男女老少都笑开怀。”这首童谣反映了新时代融洽的婆媳关系,以及公共食堂的丰盛饭菜等,体现出新中国美好的生活气象。 1.4 时政歌谣 “月光光,照地塘,年卅晚,摘槟榔。 槟榔香,摘子姜。子姜辣,买萄突。葡突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马鞭长,起屋梁;屋樑高,买把刀;刀切菜,买箩盖;箩盖圆,买只船;船漏底,浸死几个番鬼仔:一个浮头,一个沉底,一个匿埋门扇底,恶恶食孖油炸鬼!”这则童谣是道光年之后在沿海一带流传的,从中可以看到农业社会的生活情景,也充满着对“红毛番鬼仔”的切齿痛恨。而今天,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摘槟榔为何在年卅晚?子姜和萄突是什么样的植物?菱角好不好吃?箩盖什么样子?屋樑有多高? 又如:“风吹鸡蛋饼,吹到石子岭。拉弓拉长长,拉到游泳场。打倒四人帮,日日有鸡劏,拥护毛主席,日日有饭食。” 这则童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生活和社会政治的一个缩影。 1.5 娱情歌谣 娱情歌是儿童在玩乐时所唱的歌。这类儿歌可能只是儿童们在玩耍时随口唱的歌,歌词是即兴编的,或许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却表现出了儿童率真快乐的本性。好的童谣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让孩子们获得快乐,学到知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就认为,好的童

文档评论(0)

xiaoga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