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宵练匣参考资料
《宵練匣》
明 參元子 朱得之撰
內丹心學
《宵練匣一卷》
靖江近齋 朱得之 本思
[]
董蘿石平,生好善惡,惡甚嚴,自舉以問。
陽明老師曰:「好字原是好字,惡字原是惡字。」
董於言下躍然。
[]
董實夫問:「心即理,心外無理,不能無疑?」
陽明老師曰:
道無形體,萬象皆其形體;道無顯晦,人所見有顯晦。
以形體言,天地一物也;以顯晦言,人心其機也。
所謂心即理者,
以其充塞氤氳謂之氣,以其脉絡分明謂之理,
以其流行賦畀謂之命,以其稟受一定謂之性,
以其物無不由謂之道,以其妙用不測謂之神,
以其凝聚謂之精,
以其主宰謂之心,
以其無妄謂之誠,
以其無所倚着謂之中,
以其無物可加謂之極,
以其屈伸消息往來謂之易,
其實則一而已。
今夫茫茫堪輿,蒼然隤然,其氣之最麤者歟!
稍精則為日月星宿,風雨山川。
又稍精則為雷電鬼恠,草木花彙。
又精而為鳥獸魚鱉,昆虫之屬。
至精而為人,至靈至明而為心。
故無萬象,則無天地,無吾心,則無萬象矣。故萬象者,吾心之所為也。
天地者,萬象之所為也。
天地萬象,吾心之糟粕也。
要其極致,乃見天地無心,而人為之心。
心失其正,則吾萬象而已。
心得其正,乃謂之人,此所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惟在於吾心,此可見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所謂心者,非今一團血肉之具也,乃指其至靈至明,能作能知,此所謂良知也。
然而無聲無臭,無方無體,此所謂道心惟微也。
此大人之學,所以與天地萬物一體也。
一物有外,便是吾心未盡處,不足謂之學。
[]
問「喜怒哀樂。」陽明先生曰:樂者心之本體也得所樂則喜,反所樂則怒,失所樂則哀。不喜不怒不哀時,此真樂也。」楊文澄問:「意有善惡,誠之將何稽?」陽明先生曰:無善無惡者,也。曰:「意固有善惡乎?」曰:「意者心之發,本自有善而無惡,惟動於私欲而後有惡也。惟良知自知之故,學問之要,曰致良知。」
或問「客氣。」陽明先生曰:「客與主對,讓盡所對之賓,而安心居於卑末,又能盡心盡力供養諸賓,賓有失錯,又能包容,此主氣也。惟恐人加於吾之上,惟恐人怠慢我,此是客氣。」
人生不可不講者學也,不可暫留者光陰也。光陰不能暫留,甚為可惜!學不講自失為人之機,誠為可恥!自甘無恥,自不知惜,老至而悔,不可哀乎!孔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朝聞道,夕死可矣。」旨哉!
或問「三教同異」。陽明曰:「道大無,若曰各道其道,是小其道矣。」心學純明之時,天下同風,各求自盡。就如此廳事,元是統成一間,其後子孫分居,便有中有傍,又傳,漸設籬,猶能往來相助。再久來,漸有相較相爭,甚而至於相敵。其初只是一家,去其籬,仍舊是一家。三教之分,亦只此,其初各以資質相近處,學成片段,再傳至四五,則失其本之同,而從之者亦各以資質之近者而往,是以遂不相通。名利所在,至相爭相敵,亦其勢然也。故曰:「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有所見便有所偏。天地萬物之機,生生不息者,只是翕聚,翕聚不已,故有發散,發散是其不得已。且如嬰兒在母腹中,其混沌皮內有兩乳端,生近兒口,是兒在胎中翕而成者也,故出胎便能吸乳。人之養生,只是降意火。意火降得不已,漸有餘溢,自然上升,只管降,只管自然升,非是一升一降相對也。降便是水,升便是火《參同契》「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此其指也。或問「金丹。」曰:金者至堅至利之象,丹者赤也,言吾赤子之也。煉者,喜怒哀樂發動處,是火也。喜怒哀樂之發,是有物牽引,重重輕輕,冷冷熱熱,煆煉得此心端然在此不出不入,則赤子之心不失,久久純熟,此便是丹成也。故曰:貧賤優戚,玉於成。動心忍性,增益不能。此便是出世,此是飛昇舉之實。謂其利者,百凡應處,迎之而解,萬古不變,萬物不離,大人之心,常如嬰兒,知識不遂,純氣不散,則所以延年者在是,所以作聖者在是。故曰:專氣致柔如嬰兒,清明在,志氣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所以知幾者在是,所以知天者在是。 太虛浮雲,過化也。乾乾不息於誠,存神也。存神則過化矣,所過不化,不存神也。存神而過化,所以與天地同流。
此身之外,一絲一縷皆裝綴。故緊隨身不可須臾離者,貧賤也。或得或失者,富貴也。於其不可離者,必求離之於其不可保者,必欲得之,此所以終身役役,卒歸於惡也。
三代教人,年未五十者,不可衣帛,未七十者,不得食肉,是天下莫非縞也。今自嬰兒時便厚味華衣,豈知古人愛養生命之道。佛法戒殺,其徒不腥不錦,意正如此。若得天下如此風味,便省許多貨財,便有許多裕,息貪息爭,無限好處,雍熙之風,指日可見。惜乎欲重情勝,而不能從也。
往古聖人,立言垂訓,宗旨不同,只是因時立教,精明此性耳。堯舜曰中,湯文曰敬,蓋以中有糊塗之景,將生兩可之病,故以敬為,提省人,使之常惺惺也。敬則易流於有意,故孔子曰仁。仁易無斷,故孟子曰仁義。仁義流而為假仁襲義,故周子曰誠。誠之景,乃本體無思無為者也。人不易明,將流於訐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