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伤筋手法传承与发展2015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氏伤筋手法传承与发展2015要点

“杜氏”筋伤手法传承与发展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 石笋 主任 掌门人—杜自明 绝技:正骨推拿 成就:1.强调手法治疗与自我锻炼相结合 2.理伤手法与按摩相结合 3、创立了“子骨找母骨”的骨折整复手法 4、其独创的“单指分筋法”填补了骨伤科理筋 手法中的空白。 著作:《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杜自明生平简介:1877年 出生于四川成 1884年 读私塾 1886年~1901年 随父亲学习医术兼务农,并开始习武,宗少林派武术 1902年~1950年 在成都开业应诊 1951年~1956年 成都铁路医院任医师 1957年~1961年 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骨科主任 “杜氏”手法 筋伤法 正骨法 筋伤十法 正骨四法 点穴 分筋 理筋 弹筋 拨络 按摩 捏按 镇定 牵 正骨手法 牵 靠 挤 卡 筋伤手法 升降 滚摇 一、筋伤手法及其分类 捏按 舒筋活络类八 法 点穴 按摩 分筋 理筋 弹筋 拨絡 运筋活节类两 法 升降 滚摇 镇定 舒筋活络类 1、点穴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末端,由轻到重,缓慢施力,以酸、麻、胀为度,在治疗部位,或循环经络部位的穴位抑压。 本法具有通关开窍,以通定痛的作用。 舒筋活络类 2、分筋法:用拇指指尖深压病患部的肌肉、肌腱、筋膜等组织的病理点(如痛点、筋节、硬块),由上而下,或由左向右,或由硬块的边缘向中央平稳而缓慢地分刮,如蚕食桑叶状。手法时,指尖不离开皮肤,随皮肤之上下左右活动,移上、移左时不用力,拖下移右时用力,此谓“内动外不动”。此法用于筋骨损伤后的瘀血凝滞,筋腱粘连,风湿痹痛。 分筋法是伤筋手法中应用广泛、且疗效独特的一种手法。 本法具有疏筋活络,散瘀消结的作用。 舒筋活络类 3、理筋法:操作时,(治疗部位使用润滑剂)以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紧贴患部,沿筋(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的走向,或顺经络的循行方向,由上向下或自上而斜下,保持一定的按压深度,平稳滑动。 本法具有调和气血,生力定痛,顺筋归位的作用。 舒筋活络类 4、弹筋法:以拇、食二指,或拇、食、中三指形成钳状,用力将所弹之筋(肌肉、肌腱、韧带、神经)钳住平稳提起后迅速放开,(如拉弓弦状)每处弹1-3次。弹后用轻柔手法揉摩,以缓解弹筋之不适。 本法具有宣通气血,解痉止痛作用。 全身可弹之筋: 项筋(胸锁乳突肌) 颈筋(斜方剂)、 横梁筋(冈上肌) 背筋(菱形肌)、 胸金筋(胸大、小肌) 海底筋(腋窝神经丛)、 肘筋(尺神经) 腰筋(髂腰筋膜)、 胯筋(收肌肌群) 腘筋(腘绳肌)。 舒筋活络类 5、拨络法:用拇指或其他四指成相对方向,抓紧伤部附近不能弹起的肌束,拇指不动,其他四指与肌束成垂直方向,力量适中,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施力左右拨动谓之。该法多用于筋不显露或不易弹起之处,一般拨动1-2次。 本法具有振奋筋络,缓痉止痛作用。 6 、 按摩法:“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摩者,谓徐徐揉摩也”可分为揉按、摩运两法 揉按法:用拇指或掌根在病患部位或痛点施“揉三按一”或 “揉按同施”法。此法的作用是生力定痛。 摩运法:运者行也。用手指或掌根、大小鱼际在伤患处行轻柔缓和地边摩边运行。操作时可“离心”(从伤患中央向周围运摩)也可“向心”(自肢体远端向近心端运摩)。 本法为伤筋治疗的初始手法,具有活血消肿的作用。 舒筋活络类 7、 捏按法:用于四肢部的辅助手法,常于手法完毕时。医者一手握住肢体的末端,一手由上而下,一松一紧,捏按筋肉。捏按时, 用力柔和,速度缓慢,捏按实在。 本法具有舒经通络,运行气血,解痉止痛作用。 舒筋活络类 舒筋活络类 8、镇定法:分指压镇定、掌握镇定。 指压镇定:在点穴、分筋、理筋等手法终结时,以指替针点穴至局部组织酸、麻、胀,停顿片刻即是。点穴镇定多以强化镇痛效果。 掌握镇定:治疗手法终结时,将伤患关节被动屈曲和伸直到生理功能范围,停顿片刻即是。本法多用在关节部位,如:肘部,有屈肘和伸肘镇定;腕部,有掌屈和背伸镇定;踝部,有背伸和跖屈镇定;腰部,有弯腰和转腰镇定;(绷腿镇定)颈部,有颈侧曲和前曲镇定。 该法有展筋定痛的作用。 运筋活节类

文档评论(0)

0022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