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高三复习的黄金规律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抓住高三复习的黄金规律 一份有效的考试卷其难度应该是遵循3:5:2的规律的,如果知道这个规律,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呢? 30%的简单题,50%的中等题,20%的难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120分,它是复习中练题的主要部分,决不能厌烦它。要知道,高考不仅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做题的速度,许多同学就是在高考时因时间不够,丢掉了平时能做出来的中等难度题才考砸的,这些教训值得大家三思。   时间分配:把8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80%的内容 20%甚至是10%的那部分内容上,我曾经听说有一所学校的高三月考内容是把历年来错误率最高的题目集中起来让学生做,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考出来的成绩个位数的也有,学生的信心大受打击。其实这类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大多属于10%的题目,假如我们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部分的内容上,明摆着是长考试威风,灭自己的志气。而且与复习的策略也不利。 80%的内容适合80%的学生的 20%和10%的难题呢?那么弄清楚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也很重要。你先要考虑的是你所在的学校属于什么性质的,市重点、区重点还是普通高中,你的学校在全市或全区的排名位置在哪里,然后再考虑你在学校的位置,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你大致可以推断出你在全体考生的位置是否在70%左右,还是优秀的20%,还是出类拔萃的10%,然后,你就可以安排你的复习策略,主攻哪一部分的内容。 80%的内容,然后再挑战一下20%的那部分。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说,在高考最后复习阶段,一定要舍得抛弃难题。之前模拟考试的有些卷子整体难度大,有利于提高水平;但对于高难度的题,一般则采取搁置的态度。以基础和中等难度的题为主,保证做题的准确、速度,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再做些难题以应考试之万一。   高考是一种区分型的考试,所以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同学都考得多么好,因此要结合自己一贯的情况为自己订出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曰总分要达到多少;二曰具体到各科又要达到多少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切忌好高务远,然后结合高考“3:5:2”的难度分布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对于基础好的同学,不用过多地纠缠于简单题,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上;对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应在充分练习了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的基础上来试攻难题;对基础不好的同学,也许连中等题都感到一定困难,那就应该从解决简单题入手,逐步过渡到中等题,大胆地放弃难题。所谓“放弃”,就是平常基本不做难题,考试时也不过多纠缠于难题,能做多少算多少,一旦做不出就马上“撤退”。之所以建议基础不好的同学这么做,是基于以下几点: 30分,基础题有120分之多,好好地把握这120分,争取提高做题的成功率,若各科都考到110分以上,高考成功就有了相当的把握。 ——复习时间和考试时间,所以请同学们认真考虑,相信你能作出明智的选择。 高考决不是仅凭一些“规律”便可取胜的,还需要大家用艰苦的劳动去圆自己理想的梦。每个人在学习条件、层次、兴趣、目的及生活习惯诸方面都各有差异,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借鉴我们提供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情况付出努力,向自己心中的理想迈进!   1.要相信自己,不要迷信 为了进一步增强信心,考生除了要科学的复习功课,进一步使知识融会贯通之外,适当地做点题目,但不要做难题了。还可以在高考前一个星期开始每天自我默念或是说出声音来,用一些词语来进行自我增强信心的训练。例如,说几遍,我行,我能考好,我一定能考好。这对强化信心会产生一定作用。   2.要心平气和,不要情绪浮躁   3.要自我减压,不要自我加压   4.生活要有序化,不要忙忙乱乱   总之,在高考前几天既不要忙忙乱乱,心中慌张,也不要闲着无事,不知所措,否则将破坏心理有序化,影响心态的平衡,影响备考质量。   5.要打效率战,不要打时间战 6.要有适当文体活动,不要做剧烈运动和上网 高考前几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听听音乐,看看一些娱乐性的电视节目,这对缓冲高考前的紧张心态是会有一定帮助的。   7.要讲究饮食的生理卫生与心理卫生,不要一面吃饭一面争论、看书   考生在考试前几天吃饭时既不要狼吞虎咽,也不要过多的吃冰冷的东西,也不要一面吃饭一面想考试的事,一面吃饭一面看书,这些都不利于消化,不利于生理节奏与心理节奏的调节。   8.考前要做卷子,不要只看不   9.要做好考前物质准备,不要仓促上考场   每年都有一些考生考前物质准备没做好,丢三落四,造成心情紧张,心慌意乱,影响心态,影响发挥。   10.要睡眠充足,不要开夜车 ??? 考试前出现一般的紧张情绪是正常的预知导致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有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的积极作用。而一旦真正答题,这种紧张就不再被体验到了。而考试中情绪失控和失常,

文档评论(0)

22ffbqq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