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环境史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环境史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doc

德国环境史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   [摘 要]与美国荒野史研究以及日本公害史研究不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德国环境史研究和英、法等国一样主要侧重于对工业污染史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德国环境史学家们又进一步拓宽了对世界环境史以及本国城市和周边地区环境史的研究,因而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令人瞩目。虽然和其他国别环境史研究一样,当今的德国环境史研究还存在着不少盲点和空白之处,有待完善,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生态文明大国,德国这方面的治史经验无疑可为我国环境史的研究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德国环境史;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K516.4;X-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1-0047-10   [作者简介]江 山(1965—),男,安徽庐江人,德国哥廷根大学硕士,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团队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德语生态文化史研究;胡爱国(1965—),男,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德国生态意识文明史研究”(10YJA752012)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随着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核战争抗议运动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自然破坏和环境压力挑战。和英、美、法、日等国一样,“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自然保护”也逐渐成为西德新闻媒体和民众口头上的热门话题,并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此成为德国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何在自然中寻求自身幸福的生存模式,这已成为广大民众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思想文化领域,许多文化学者也和政治家、宗教人士、企业主等一样,一致认为西德自然环境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他们正处在生态压力濒临崩毁的边缘,已到了毫无妥协和退让的地步。这些环境危机,如空气污染、森林死亡、水域污染、海洋污染、大量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土地污染和侵蚀、化学工业的放射污染、核爆炸、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等,已成为这些文化学者研究和书写的对象。如在文学作品中,生态作家古哈(Anton Andreas Guha)分别于1983年和1993年发表的两部生态日记体小说《终点完结,第三次世界大战日记》①和《地球的报复》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Günter Grass)1986年发表的生态预警小说《母鼠》③,以及同年蒂姆(Uwe Timm)发表的长篇生态小说《蛇树》等,都深刻揭露了这些环境污染问题。④而在环境史学领域,上述这些环境问题也成为环境史学家们的研究任务和焦点。从老一辈专家希夫尔勒(Rolf Peter Sieferle)到年轻的后起之秀于科特尔(Frank Uekotter)等,他们在德国环境史学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成就非凡。从地理范围来看,他们或以全球视野研究世界环境史,或以局部视野研究德国环境史;从时间跨度来看,他们或研究自有日耳曼人诞生以来的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德国环境史,或研究某一历史时期的德国环境史;从研究领域来看,他们或侧重于工业环境史研究,或侧重于自然环境史研究;从学者国别来看,这些学者中既有德国学者,也有美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学者,同时还包括我国学者;等等,不一而足。总结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德国环境史研究可谓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学术著作不下千部,可谓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总之,如果和其他国家的德国环境史研究相比,德国学者的研究史料则更为齐全,观点更为独特,类别也更为多样;另外,他们的认真严谨和深入细致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同于美国荒野史研究和日本公害史研究,德国环境史研究和英、法等西欧工业强国一样,主要侧重于对工业污染的研究。所以,对德国工业革命以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一直成为德国环境史研究的主旋律。那么,德国环境史的主要研究阶段应如何划分呢?根据北京大学包茂红教授的观点,世界环境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现代文明中人与环境的基本和谐;现代文明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背景下人对自然的征服与奴役;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人与自然新和谐的实现。⑤德国环境史也同样可划分为这三个阶段,其中的两个时间分界点应该为1492年和1969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引发的物种交流、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在此之后,人类对技术的崇拜和滥用虽促成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值此困境之际,人类登上月球的壮举,让人类在俯视地球母亲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脆弱和渺小。所以,如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颠覆原有的二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