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培训课件要点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 第二章 玉米产业 一、云南省的玉米种植区 二、云南省各地的优势和特色品种 滇中、滇东北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高产优质饲料玉米生产的重要区域。 三、云南省的主要种植品种和主要栽培技术 1、主要种植品种:会单4号、兴黄单892、海禾1号、路单8号、宣黄单8号、宣黄单4号、长城799、海禾2号、云瑞8号。 2、主要栽培技术:净种玉米以直播为主,多采用等行距种植或宽窄行种植,种植密度一般在3500-5000株。部分地区采用地腊直播或育苗移栽技术 四、云南省的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 (一)主推品种 1、云瑞88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亩45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4)及时防治病、虫、鼠害;(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2、云瑞6号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4)及时防治病、虫、鼠害;(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3、云瑞8号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亩3800-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4)及时防治病、虫、鼠害,尤其应注意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及后期病虫害;(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4、云瑞21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亩3800-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4)及时防治病、虫、鼠害,尤其应注意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及后期病虫害; (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5、云优47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亩3800-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4)及时防治病、虫、鼠害,尤其应注意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及后期病虫害; (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6、路单8号 栽培要点:亩种植密度3800-4200株,应使用包衣种,防治虫害,增施农家肥,亩施普钙40kg,亩施钾肥5-10kg,追亩施氮肥40-50kg 。 7、宣黄单4号 栽培要点:一般净种最佳密度300-3500株/亩,玉米马铃薯双行套种适宜密度为2800-3000株/亩;施肥管理方面须施足底肥(一般亩施1500kg以上农家肥,20-30k普钙),可见7-8叶亩追20公斤碳铵作苗肥,大喇叭口期亩施40kg尿素作穗肥 。 (二)主推技术 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2、精细整地 3、合理施肥:(1)施足底肥;(2)配方施肥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 5、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 (1)苗期管理:①查苗补苗;②间苗定苗;③追肥中耕;④防治虫害。 (2)穗期管理:①重施攻穗肥;②科学排灌;③防治虫害。 (3)花粒其管理:①巧施粒肥;②灌水与排涝;③防虫防鼠。 6、适时收获 五、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技术 (一)玉米灰斑病 1、症状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3、防治办法 (二)玉米小斑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办法 (三)玉米大斑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办法 (四)玉米纹枯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方法 (五)玉米丝黑穗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方法 (六)玉米青枯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方法 (七)玉米螟 1、卵 2、雌虫 六、其他补充说明 (一)我国玉米分布情况 (二)病虫害 1、病害与防治 (1)玉米干腐病 症状 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2)玉米粗缩病 症状 发病原因 综合防治 (3)玉米条纹矮缩病 症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发病因素 防治方法 (4)玉米矮花叶病 症状 防治措施 (5)玉米炭疽病 症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防治方法 (6)玉米灰斑病 症状 发病特点 防治方法 (7)玉米锈病 症状 防治方法 (8)玉米茎腐病 症状 分类 防治依据及方法 (9)玉米黑粉病 症状 防治依据及方法 2、虫害与防治 (1)甜菜夜蛾 发生规律、危害特点 防治要点 (2)粟灰螟 为害特点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3)粟茎跳甲 分布与危害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4)叶蝉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5)赤须盲蝽 形态特征 为害特点 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0章(讲练测).docx VIP
- 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2025.docx
- 汪曾祺《钓鱼大夫》阅读答案试题解析理解 .pdf VIP
- 家庭反暴强制报告制度及服务流程.docx VIP
- 聚醚多元醇企业标准.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1章(讲练测).docx VIP
- T_CIATCM 093—2020_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团体标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指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2章(讲练测).docx VIP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