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讲)(教师版)Word版含解析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核心突破】
核心要一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归纳总结】
1.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变化。具体如下图所示:
2.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对比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
循环
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
(降水、径流)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
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 【方法技巧】
1.数字法记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二个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三大物质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六大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2.图示法理解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知识拓展】生物循环促使大气、水、土壤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1.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
2.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
3.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典题探究】
【例1】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 )
A.整体性规律 B.地域分异规律
C.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 )
A.物质循环关系 B.能量流动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 D.食物链关系
【解析】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理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由于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因此,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必然会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各个因素。在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中,如果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物质是不断循环的。
【答案】(1)A (2)A
【例2】“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回答(1)~(2)题。
(1)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2)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C (2)A
【例3】(2014届吉林长春市十一中高三模拟(四)地理试卷)根据图文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ppt
-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5.2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ppt
-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ppt
-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ppt
-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复习课件:专题一人口的变化.ppt
-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5.24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ppt
-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5.25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ppt
-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2.12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ppt
-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复习课件:专题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ppt
-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复习课件:专题二城市与城市化.ppt
- 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专题5.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原卷版)Word版缺答案.doc
- 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专题5.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测)(教师版)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专题5.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教师版)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课件:1.3政治生活:自觉参与.ppt
-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课件: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原则.ppt
-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课件: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ppt
-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课件:2.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ppt
-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课件: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ppt
-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课件:2.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ppt
-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课件:4.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ppt
最近下载
- 遗体表面防腐操作擦拭涂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遗体防腐整容操作废液收集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unit1Financialsystem金融英语第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pptx VIP
- 2024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1] .pdf VIP
- 教学课件 管理学基础(刘璇 张永良).ppt
- 教学楼、教学楼水电施工组织计划.docx VIP
- 41水平五 篮球单元18课时计划-《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说课稿.docx VIP
- 遗体防腐操作废液排放的监测及控制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我的梦中国梦——共筑中国梦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天眼完整版本.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