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说文解字》目部字
宋丽娟汉语言文字学
摘 要:眼睛是人类至关重要的器官。古人很早就发现眼睛的重要性并且对于人的眼睛的各种形态眼神等都作了细微的观察,其体现在《说文解字》目部字中记载的大量例字就足以说明。本文试从眼睛的指称、对眼睛的形容、与眼睛相关的动作、表示眼睛毛病等几个方面来一起探讨古人对于眼睛的解析。
关键词:《说文解字》; 目部字 ; 分析
汉语文字作为汉民族语言的词汇范畴,有着独特的负载文化信息的方式,其象形表意的特点传达出汉民族认知世界的独特文化心理,其形体之递嬗,意义之变迁又与它赖以存在的文化的特点血肉相连。以《说文解字》所收的目部字为例,就足以反映古人对于眼睛作了心思缜密的分析。目部字总收录119(含新附字6个)个字,这119个字有的是指称称眼睛的不同称呼,有的是跟眼睛有关的部位的称呼,有的是反映不同姿势或角度的甚至是不同神情的观看等等。以下就是按不同类别介绍《说文解字》的关于眼睛的记载。
眼睛本身
目:《说文解字》:“目,人眼象形重童子也。”这说明此字是个象形字,像眼睛之形。且字体中主要突出人的眼珠部分用来表意。
眼:《说文解字》:“眼,目也。从目艮声。”指的就是为现代人最熟知的眼睛的称呼。
形容眼睛的字
睴:hun4《说文解字》:“大目出也。从目軍声。”④段玉裁注:“目本大而又出其目也。”指眼珠大而突出。
瞦:xi1《说文解字》:“目童子精也。从目喜声。”段玉裁注:“精谓精光也,俗作睛。”王筠句读:“《说文》无睛,则精即是睛,与童子为一物,乃云‘童子精’者,谓‘童子’中之精神也。”所以是指眼睛发光有神。
睅:han4《说文解字》:“大目也。从目旱声。”《广韵·潸韵》:“睅,目出貌。”《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其腹。”杜预注:“睅,出目。”孔颖达疏:“目大则出见,故云出目也。”杨伯峻注:“盖目大则多出,今为之鼓,两义可以相通。”指眼睛大或者凸出。
眅:pan1《说文解字》:“多白眼也。从目反声。”《春秋传》曰:“郑游眅,字子明。”《字汇·目部》:“眅,眼多白,亦白眼也。”清范寅《越谚》卷中:“眅,眼睛眅白。”又反目貌。《六书故·人三》:“眅,反目貌。”即大概指翻白眼。
盼:《说文解字》:“《诗》曰‘美目盼兮’。从目分声。”王筠句读补:“盼,目白黑分也。”并注:“依玄应引补。”段玉裁注:“此形声包会意。”宋郭忠恕《佩觽》卷中:“盼,美人动目貌。”指眼珠黑白分明,是形容眼睛美。
描写眼睛动作的字
强调眼睛动的字。
瞑:《说文解字》:“瞑,翕目也。从目冥冥亦声。”《广韵·青韵》:“瞑,合目冥冥。”《楚辞·招魂》:“然后得瞑些。”《后汉书·马援传》:“今获所愿,甘心瞑目。”《六韬·龙韬·军势》:“迅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即指闭上眼睛。
盱:《说文解字》:“盱,张目也。从目于声。”《列子·黄帝》:“而睢睢,而盱盱。”张湛注引《仓颉篇》云:“盱,张目貌。”《左思·魏都赋》:“乃盱衡而诰曰。”注:“举眉大视也。”指睁大眼睛。
瞤:run4/shun4《说文解字》:“瞤,目动也。从目閏声。”桂馥义证:“今谓眼睑掣动为瞤也。馥案:北俗谓之眼跳。”《西京杂记》卷三:“夫目瞤得酒食,灯火华得钱财。”指的是眼皮跳动。(说明现代仍有的“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迷信思想古已有之”)
(2)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描述看的字
表示看的字有很多出去只是表示看这个动作的字如睊juan4:“视貌。从目肙声。”《说文解字》将看很细致的分为很多类,比如表距离不同的就有远看近看,表高度的高看与低看,还有从看的时间长短以及看的情绪分的,因此本着能够概括全部至少是大部分的理念我将这些字主要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来划分类别。
首先,表示带有主观情感的字。例如:
眕:zhen3《说文解字》:“目有所恨而止也。”《尔雅·释言》:“眕,重也。”郭璞注:“谓厚重。”《左传·隐公三年》:“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杜预注:“降其身则必恨,恨则思乱,不能自安自重。”孔颖达疏:“憾而不能眕,言其心难自抑。”指的是自安自重,抑制的意思。
矉:pin2《说文解字》:“恨张目也。从目賓声。《诗》曰:‘国步斯矉。’”段玉裁注:“《大雅》文。《毛诗》作‘频’。云:‘频,急也。’郑云:‘频犹比也。哀哉国家之政,行此祸害比比然。’频字绝非假借。此作矉者,盖三家诗。许称毛而不废三家也。”即指心急皱眉的意思。
睩:lu4《说文解字》:“睩,目睐谨也。”段玉裁注:“言注视而又谨畏也。”《集韵·烛韵》:“睩,谨视貌。”《楚辞·宋玉招魂》:“娥目曼睩,目腾光些。”即指谨慎的看。
其次,从客观的角度描述眼睛的字。例如:
表直视的有:矘:tang3《说文解字》:“矘,目无精直视也。从目黨声。”《后汉书·梁统传附梁冀》:“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所以是指眼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让我们走进_春天这个季节.ppt
- 认清自我-_准确定位 使用.ppt
- 认识“火”_与“灾”.doc
- 认识生命真_相.ppt
- 认识我国的_自然灾害.ppt
- 认知弹性理_论,超文本与随机通达教学.doc
- 认知心理学_复习资料.doc
- 蠕虫病毒的_检测和防御研究.doc
- 蛇咬伤的护_理.ppt
- 设计的审美_标准.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下册华文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基孔肯雅热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西泠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024)人美版·北京(主编杨力)(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024)冀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024)人美版(黄宗贤)(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辽海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湘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