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实验基础练规范(修改稿)
物理实验基础训练规范 ( 实验预习、操作、记录、报告 ) 实验课程学习规范 1、物理实验课前的实验预习规范 2、物理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 3、物理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规范 4、物理实验课后实验报告书写规范 科学实验过程 (主要步骤) ? 实验操作(第二步) : 1、实验仪器安装与调整. 2、实验观察与测量. 3、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前的准备(实验预习) 实验理论准备(第一方面) a、阅读实验课本、指导书和参考资料 b、充分了解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条件 实验仪器准备(第二方面) 学习和了解实验用仪器原理、工作条件和操作规程。 实验观测准备 (第三方面) 掌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初步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写好预习报告。 物理量的测量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指被测物与仪器直接相比较而无需对被测的量与其它实测的量进行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就得出被测量量值的测量。如:天平称质量、米尺测长度、钟表测时间等。 间接测量:指由几个直接测得量经已知函数关系计算出被测物量值的测量。如: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声速的测量等。 误差及分类 误差分类 按对测量值影响的性质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按计算的方法不同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1)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误差的数值和符号总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产生原因 A:仪器误差:仪器制造的缺陷、使用不当或未校准造成.例如:砝码的质量不准确、天平不等臂、电表的零点不准确等. B:理论和方法误差:测量原理或方法不完善,即理论公式的近似、实验条件和方法不完全满足要求所造成的误差.例如:忽略阻力、忽略散热、忽略电线和接触电阻等. C:装置误差:对测量装置和电路、光路布置、安装、调整不当而产生的误差. D:人为误差:测量者的不良习惯、心理或生理特点引起的误差.如:按表过快或过慢、分辨能力低等. 减少办法 改进实验仪器、修正理论公式、改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技能、技巧等. B:理论和方法误差:测量原理或方法不完善,即理论公式的近似、实验条件和方法不完全满足要求所造成的误差.例如:忽略阻力、忽略散热、忽略电线和接触电阻等. C:装置误差:对测量装置和电路、光路布置、安装、调整不当而产生的误差. D:人为误差:测量者的不良习惯、心理或生理特点引起的误差.如:按表过快或过慢、分辨能力低等. 减少办法 改进实验仪器、修正理论公式、改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技能、技巧等. (2)随机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测量结果并不相同,而是围绕某一值“跳动”,误差的数值和符号变化不定. 测量值和误差显现出统计规律—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 误差出现次数随误差值的变化 产生原因:由许多不可预料的偶然因素造成. 减少办法:增加测量次数,取多次等精度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3)绝对误差:指被测量某一次测量值xi与真值a之差. ε i = xi – a (多次等精度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为真值) (4)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真值的百分比值. 算术平均值 与误差 的估算 设n次测量值为x1、x2、x3 ……xn;真值为a,则: 测量列的标准偏差 (贝塞耳公式) . 意义: S并不是一组测量列的真误差,它可以用来度量测量列的精密度:s大,表示测得值很分散,随机误差分布范围宽,测量的精密度低;s小,表示测得值很密集,随机误差分布范围窄,测量的精密度高.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意义:表示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偏离真值的范围大小(置信区间):真值落在范围内的概率为68%(置信度);真值落在范围内的概率为95%;真值落在范围内的概率为99%。 实验报告组成结构 实验题目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包括实验项目物理原理(概念、定理、公式)和实验仪器工作原理(结构、功能、原理图、线路图或结构图等)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误差与不确定度计算分析) 问题与讨论 实验数据的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记录与运算后保留的位数应该是能传递出被测量实际大小信息的全部数字,这样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 在记录数据时,应读到仪器的最小分度,若能估读的则必须估读一位。 例如:用直尺测书的厚度为1.12cm,则两个1是准确读数,2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件视频监控存储升级项目要求及参数.doc VIP
-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气温及分布规律课时2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 2025年安全金融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施工方案管理培训课件.docx VIP
-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气温及分布规律课时1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 全新IMPA船舶物料指南(第7版)电子版.xls VIP
- 东方财富杯金融安全知识题库.docx VIP
- 2025年最新详版征信报告个人信用报告样板模板word格式新版可编辑.docx
- 孙氏太极拳(孙禄堂原著孙剑云整理).pdf VIP
- 车辆抵押借款合同范本协议(2025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