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虚词词义推断方法
例 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散骑常侍庾凯有重名,而颇聚敛 温太真行酒而敢不饮 B. 峤举奏之? 峤犹惧钱凤为之奸谋????? C. 少以孝悌称于邦族 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 D. 深结好于峤? 峤于朝廷甚密 推断技巧一:析词性 (利用语法结构推断) 推断技巧一:析词性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例: 1、先母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4、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司马迁《报任安书》) 6、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轼《赤壁赋》) 7、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项羽本纪》) 实战演练: 1、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2、复其官爵,葬以公礼 3、此外事,妇人何知? 4、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6、永之人争奔走焉 7、骄而轻敌,焉能不败? 推断技巧二:辨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典型例题: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斧斤以时入山林。 3、蒙故业,因遗策。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变法者因时而化。 4、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臣请入与之同命 实战演练: 1、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 2、一与一,谁能惧我?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河出图,雒书,圣人则之。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4、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推断技巧三:看句式 (利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1、特殊句式的角度 “者、也、乃、为、则”可构成判断句。 “为、所、于”可构成被动句。 疑问代词“何”和介词“以”一般构成宾语前置句。 “之”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之”“者”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1、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2、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5、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8、无乃尔是过与? 实战演练: 1、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豫州今欲何至 3、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5、君何以知燕王? 6、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 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8、申公者,鲁人也。 推断技巧四:察结构 (利用句式对称进行分析) 例: 1、?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噫吁嚱,危乎高哉!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推断技巧五:代入法 虚词考法一般是对比两个句子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因此,对于某些句子难以判断出虚词用法的,可将另一句子的意思代入该句子中来判断其用法是否一致。 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台谒当以属礼?????? ?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B.昨闻海令为母寿 ??? 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C.顷之,复取读 ???? 趣执之,无使得遁 D.墨者多自免去?????????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推断技巧六:识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常有一些由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 例: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4、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 5、于是相以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推断技巧——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 “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亦各从其志也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 ②太子为立碑。 B.①故以歆及窦诞佐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