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杨胜来-第8章答辩.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吸入法 (自动吸入法、自吸驱替法 ) 吸入法通过测定润湿相在毛管力的作用下自发吸入的速度及非润湿相被驱替出来的量来确定油藏岩样的润湿性,它是测定油、水对岩石的相对润湿能力的方法。 3.5 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自吸法的步骤:如图8—39所示,如果岩石亲水(图b),将饱和油的岩样放入吸水仪中。那么,在毛管力的作用下,水会自动渗入岩样的孔隙中并将岩石中的油驱替出来。被驱出的油上浮到吸水仪的顶部,其体积可从吸水仪上部刻度读出。岩样吸水,就表示岩石有一定的亲水能力。反之,对亲油岩石,把饱和水的岩样浸入吸油仪中(图a),则油会自动渗入岩石中并发生油驱水现象,驱出的水沉于仪器底部,驱出水的体积由管上刻度读出。 3.5 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自吸驱替法步骤:测定时先进行吸水实验。让饱和油(只含束缚水)的岩心自吸水,测出自吸水排油量,再将岩心放入夹持器内用水驱,测出水驱出油量。然后,再进行吸油实验,将饱和水的岩心放入吸油仪中吸油排水,测出自吸油排水量。吸油排水完成后,接着在夹持器中用油驱,测出油驱排水量(见图8—40)。 3.5 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3.5 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润湿指数 润 湿 性 亲 油 弱 亲 油 中 性 弱 亲 水 亲 水 油湿指数 约l~0.8 约0.7~0.6 两指数相近 约0.4~0.3 约0.2~0 水湿指数 约0~0.2 约0.3~0.4 约0.6~0.7 约0.8~1 3.5 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实验内容 1、孔隙度 2、渗透率 3、比面 4、碳酸盐含量 5、界面张力 除了上述几种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判断岩石润湿性,如润湿指数法、视接触角法、比面积法,或利用相对渗透曲线判断润湿性,这些将会在后面再做讨论。 3.5 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某一流体润湿固体表面是各相界面张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岩石润湿性 在三相周界点(O点)处产生了三种界面张力,即:气-液界面张力σgL,气-固界面张力σgs,液-固界面张力σLs。当三种表面张力之间达到平衡时,有: 该式即著名的杨氏(Young)方程。 2、 岩石润湿性 2、附着功(也称粘附功) 衡量岩石润湿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附着功或粘附功。 它是指在非湿相流体(如气相)中,将单位面积的湿相从固体界面拉(离)开所作的功。 在这一过程中,做功的能量转化为固体表面能的增加,设表面能的增加值为△Us,则: 式中:U1和U2分别是湿相流体离开固体表面前后固体的比表面能 , ,和 则分别是气液、气固和液固的界面张力。 根据表面张力的概念,(σgL+σgs)σLs,故△Us0,即体系的表面能增加,这个表面能的增量就等于附着功(或粘附功),用符号W表示,有: 再由杨氏方程式得: 因此接触角与附着功具有如下关系式: 由上式看出,θ角越小,附着功W越大,也即湿相流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越好; 因此,可以用附着功判断岩石润湿性的好坏 对于油、水、岩石三相体系,当附着功大于油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亲水; 当附着功小于油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亲油;当附着功等于油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为中性润湿。 表面活性物质自发地吸附在两相界面上则使界面张力减小,因此,表面活性物质吸附于固体表面将使亲水性的固体表面向亲油性表面转化(如图8—21上)。或者由亲油性的表面变成亲水性的表面(图8—21下)。 3、表面活性物质对润湿性的影响——润湿反转现象 转化的程度既与固体表面性质和活性物质的性质有关,又和活性物质的浓度有关 3、表面活性物质对润湿性的影响——润湿反转现象 我们把固体表面在活性物质吸附的作用下润湿性发生转化的现象称为润湿反转。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