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本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君、臣、佐、使:
君药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的药物;二是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使药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到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佐药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物;
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透热转气:清营汤治疗温邪初入营份,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清透泻,使营份热邪透出气分而解。
逆流挽舟:清代喻嘉言用人参败毒散治疗表邪入里而成之痢疾。使邪由里出表,从表而解,则里滞亦除,痢疾自愈的一种治法。
阴中求阳:“阳得阴助,生化无穷”例如右归丸,补阳药中放入补阴药如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山药,滋阴补肾益肝补脾,以达到更好的补阳作用。
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例如左归丸,补阴药中放入补阳药如鹿角胶,补阳益阴,以达到更好的补阴作用。
辛甘化阳:以辛温药和甘温药合用,辛甘调配能化生身体阳气驱邪外出。如小建中汤,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
酸甘化阴:酸味与甘味药物配伍应用,藉以增强滋阴养血、生津补液药效的一种治法。如小建中汤,饴糖配芍药,酸甘化阴,柔肝益脾和营。
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是通过健脾的手段,达到补益肺气的目的,属于虚者补其母的间接补益方法。如参苓白术散平补脾胃之气,由桔梗为舟楫之药载诸药上行,达于上焦以益肺,可治肺气虚之久咳痰多等。
通因通用:(大承气汤)反治法之一,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症。如芍药汤佐以大黄,泻热导滞,破瘀活血,治疗湿热痢疾。(如大承气汤中大黄苦寒泄热,祛瘀通便,消除治病之因治疗热结旁流。)
以泻代清:凉膈散中清上焦郁热的同时用调味承气汤,使上焦之热得以清解,中焦之实由下而去。清上与泻下并行,其泻下以助清胸膈郁热,所谓“以泻代清”之法。
辛开苦降:辛开苦降法是利用药物的性、味特性来调整病证的气机病变。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苦味药物具有降泄、通下的功效。 如半夏泻心汤,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泻热开痞。
急下存阴(釜底抽薪):大承气汤证之关键在于实热燥屎结于肠胃,热盛而津液急剧耗伤之热厥、痉病、发狂。峻下热结,以救阴液,也就是“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
增水行舟: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合用,大补阴液,润滑肠道,增水行舟,促使糟粕下行,阳明温病,阴亏液涸,无水舟停之证。
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中,诸药合用,既补益中焦脾胃之气,又升提下陷之气,且全方皆为甘温之药而能治气虚发热证,即所谓“甘温除大热”之法也。
刚柔相济:黄土汤以苦寒之黄芩止血并补阴血之不足,又制约术、附过于温燥之性,又用甘寒滋润之生地、阿胶滋阴养血共为佐药。甘苦寒热并用,标本兼顾,温中健脾、养血止血。
实则泻其子:左金丸方中重用苦寒之黄连为君,黄连清泻心火,心为肝之子,以清心火来实现清肝火的目的。
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各章节的分类及代表方剂。
解表剂:①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香薷散、大青龙汤、止嗽散
②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葱豉桔梗汤
③扶正解表:败毒散、参苏饮、再造散、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
温里剂:①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回阳救逆:四逆汤、回阳救急汤 ③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暖肝煎、阳和汤虚热燥湿化痰:二陈汤,茯苓丸,温胆汤22分)
一、写出基础方的组成、功用、主治,配伍特点及附方的方名、组成及主治。
写出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功效、主治、配伍特点及三首附方(包括方名、组成、主治病证)。
组成:山药12g 山萸肉12g 泽泻9g 牡丹皮9g 熟地黄24g 茯苓9g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腰膝痠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配伍特点:①三补三泻,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②肝脾肾三阴并补,熟地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
附方(选三首)
①知柏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痠痛,遗精等证。
②杞菊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
主治: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
③都气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主治:肾虚气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