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教材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骨缺血性坏死 第二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引起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疾病。中医称本病为“骨蚀”, 是骨伤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治疗是难点所在。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多双侧发病,青少年患者修复改建能力较强。如未经有效治疗,约80%的患者在1~4年内将出现股骨头塌陷而使关节功能损毁,导致多数患者不得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这一“终极手术”。 【病因病机】 1. 中医 (1)肝肾亏虚:肾虚髓亏,骨失所养,肝虚不能藏血,筋骨失养而致此病。 (2)正虚邪侵:素体虚弱,骨骼失养;外伤、劳损或感风寒湿邪,邪气恶血留驻;嗜欲不节,饮酒过度,脉络张弛失调,血行受阻;用药不当,骨骼失养。 (3)气滞血瘀:气滞则血行不畅,血瘀致气行受阻,气滞血瘀导致骨失所养。 病机特点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痰湿内阻、气滞血瘀为标。 2. 西医 (1)病因分类 1)创伤性骨缺血坏死:因供养动脉血管断裂导致缺血坏死,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 2)非创伤性骨缺血坏死:也称“特发性骨缺血性坏死”,与许多疾病、药物、饮酒、放射线接触等有关,但其发病机制不如创伤性骨缺血坏死那样明确。 (2)病理学分期:病理形态学上分为坏死期(第Ⅰ期),修复期(第Ⅱ期),坏死骨组织主要修复期(第Ⅲ期),股骨头塌陷、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期(第Ⅳ期)。 【临床表现】 1. 病史与流行病学特点 多具有前述的确定或可能病因的病史,在原发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或发病一段时间后出现临床症状。 2. 症状 髋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开始为腹股沟区隐痛、钝痛,或向下放射至股内侧、臀部或膝内侧,后逐渐加重,可两侧交替性疼痛,也可呈急性剧痛发作。站立或行走时疼痛明显,休息后减轻,轻度跛行,后期出现休息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轻者,常有患侧髋关节僵硬感、活动受限,有时在疼痛缓解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症状重者除跛行外,下蹲、盘腿等动作明显障碍;如果双侧患病,则行走非常困难,步态蹒跚。 3. 体征 早期有髋关节局部压痛,“4”字征及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阳性,髋关节屈曲及外展、内收受限;晚期髋关节各向活动障碍,肢体缩短,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或有髋关节半脱位征象、髋关节承重机能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 1. X线照片 Ficat和Arlet(1980)分为4期 Ⅰ期 无特殊征象,或有骨小梁轻度不匀,或有斑点状稀疏区,骺线或关节间隙均无变化。也可将此称为:“0”~“Ⅰ”期。 Ⅱ期 股骨头外形及关节间隙正常,根据骨质变化又分为3个亚型。 ⅡA型(疏松型) 负重区有弥漫性低密度区。 ⅡB型(硬化型) 股骨头圆韧带区有囊性变,周围清晰,而头呈一致性硬化改变,有时呈多少不定的斑点状硬化。 ⅡC型(混合型) 透光和硬化区混合存在,硬化区常位于头颈交界处。 Ⅲ期 股骨头连续性断裂,在侧位片或断层片上,可见头顶端有塌陷或变扁,与髋臼接触处明显。死骨局限于受压部位并可有断裂和嵌压。出现新月征,死骨呈圆锥状下陷。 Ⅳ期 股骨头进一步坏死,关节间隙变窄,呈典型的骨关节炎改变,臼顶变形以与扁头相对应,圆形关节变为椭圆。 2.CT 有利于早期发现微小病灶和确定塌陷的有无和范围,较照片敏感。 3. MRI 早期诊断的优势明显。 1)早期:T1及T2像在股骨头高密度影中有一条带状弯曲或环形的低密度影,一般位于股骨头边缘。其内包绕一与正常股骨头内脂肪组织相近的高密度区。在T2像上可见关节液形成的高密度影,股骨头外形正常,关节间隙正常。 2)中期:股骨头内病变区稍显不均,可有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有关节积液,在T2像上形成高密度影像,T1像在股骨头上部软骨下方可见局限性低~中等密度信号区转为高信号,环形低信号带宽变窄。 3)晚期:T1与T2像上股骨头内大片不规则、不均匀信号,其间有斑点状高信号影,在T2像上也可见由于关节液形成的高密度影,股骨头变扁、塌陷,关节间隙变窄。 4. 放射性核素扫描及γ闪烁照相 有很大的早期诊断价值,典型表现为股骨头出现冷区,核素浓集提示组织修复。 5. 血管造影 1)早期:上关节囊动脉迂曲、变细、梗阻或不充盈,静脉淤滞。 2)中、晚期:当股骨头出现囊变或变形时,上关节囊动脉完全梗阻或再通,动脉变细,骨坏死周围出现血管增多区。 6. 关节镜 可以对关节表面的病变作出评估。 7. 组织学检查 股骨头中心活检可早期确定是否存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8. 实验室检查 常有血沉、血脂增高,可有原发疾病的相应改变。 9. 其他检查 包括股骨转子部血氧饱和度及骨内压力测定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 (1)诊断步骤 1)第一步(怀疑阶段) ①具有导致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