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向二 透过多种图像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与变化 2.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林区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调查时猕猴种群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 C.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 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 D.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 升高 解析 √ 解析 由图可知,该林区猕猴种群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因此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 调查时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说明其种群数还未达到环境容纳量,B错误; 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C正确; 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为1∶1,雄性争夺王位和配偶会加剧,猕猴的出生率不一定升高,D错误。 思维延伸 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 000只鸭子就能把4 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箭头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标出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区段)、乙,判断如下叙述: 专题9 生物与环境 直击 考纲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体验真题 诊断疑漏 栏目索引 回归核心 考向特训 体验真题 诊断疑漏 题组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答案 1.(2013·新课标全国Ⅱ,31节选)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 出生率 死亡率 随机取样 答案 2.(2015·全国Ⅱ,31节选)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若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2 头/km2 2 头/km2 3.(2015·全国Ⅰ,31节选)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1∶1∶1 保持稳定 活动能力 4.(2012·新课标全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解析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 解析 据图可知,不同月份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其中4至10月份,个体逐渐发育到性成熟,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C两项正确。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的密度产生影响,D项错误。 5.(地方卷重组)判断与填充: (1)(2010·浙江,3和2012·重庆,4整合)某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甲和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判断下列关于种群个体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版)热点题型解题模板练题型4 图示图解类解题模板练.doc
- 2017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版)热点题型解题模板练题型5 情景信息类解题模板练.doc
- 2017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版)热点题型解题模板练题型6 实验类解题模板练.doc
- 考点21 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维持.doc
- 考点22 下丘脑参与下的血糖、体温、水盐的调节机制.doc
- 考点23 兴奋的产生、传导及相关实验分析.doc
- 考点24 激素的功能、分泌调节及相关实验分析.doc
- 考点25 免疫调节及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doc
- 考点26 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分布、运输及相关拓展分析.doc
- 考点27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应用分析.doc
最近下载
- 吊篮日常检查记录.doc VIP
- 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2019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2册《第九章 统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docx
- 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第1章电子课件 .pptx VIP
- 心理健康教学课件:七年级上第1课走进心理健康课.pptx
- 天然气调压器切断阀介绍.ppt VIP
- 对外汉语时间教学.ppt VIP
- 《人造板工艺学》课件 第十三单元 生产工艺设计.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