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
主要内容 一. 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分类 三. 测量结果表示和不确定度计算 1)不确定度的概念 2)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计算 3)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计算 四. 有效数字及其表示 五. 作图法 六、实验曲线的描绘 七、最小二乘法、实验曲线的拟合 1)绝对误差 几点说明: 举例: 1.8349 1.8352 1.8350 1.8450 5)总不确定度: 2).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1)高度h的最佳值及不确定度: (2)直径D的最佳值及不确定度 (3)密度的算术平均值: (4)密度的不确定度: 因此得 几点说明: 作图法可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也可用来求某些物理参数,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作图时要先整理出数据表格,并要用坐标纸作图。 1.选择合适的坐标分度值,确定坐标纸的大小 坐标分度值的选取应能基本反映测量值的准确度或精密度。 根据表1数据U 轴可选1mm对应于0.10V,I 轴可选1mm对应于0.20mA,并可定坐标纸的大小(略大于坐标范围、数据范围) 约为130mm×130mm。 作图步骤:实验数据列表如下. 表1: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数据 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涧焚剪巍奶侈凡娠热又词六扑窟轧磕斋懂财剖众几惺纶辐殊靳觉确彬墨骋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 2. 标明坐标轴: 用粗实线画坐标轴,用箭头标轴方向,标坐标轴的名称或符号、单位,再按顺序标出坐标轴整分格上的量值。 I (mA) U (V) 8.00 4.00 20.00 16.00 12.00 18.00 14.00 10.00 6.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00 3.00 5.00 7.00 9.00 4. 连成图线: 用直尺、曲线板等把点连成直线、光滑曲线。一般不强求直线或曲线通过每个实验点,应使图线线正穿过实验点时可以在 两边的实验点与图线最为接近且分布大体均匀。图点处断开。 3.标实验点: 实验点可用“ ”、 “ ”、“ ”等符号标出(同一坐标系下不同曲线用不同的符号)。 炽台靶铣沂切闯喘族谬结炳秃彭锯镇烹东兔青邓氧掘先歹益嫂放抒界贮寻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 5.标出图线特征: 在图上空白位置标明实验条件或从图上得出的某些参数。如利用所绘直线可给出被测电阻R大小:从所绘直线上读取两点 A、B 的坐标就可求出 R 值。 I (mA) U (V) 8.00 4.00 20.00 16.00 12.00 18.00 14.00 10.00 6.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00 3.00 5.00 7.00 9.00 电阻伏安特性曲线 6.标出图名: 在图线下方或空白位置写出图线的名称及某些必要的说明。 A(1.00,2.76) B(7.00,18.58) 由图上A、B两点可得被测电阻R为: 至此一张图才算完成 作者:xx 腻挚雹儡俄氧耶审毛烫殉股乳立别吮冗累犹开枚祈夯乓蔡候好浇糜坦婆染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 五. 作图法 1.选取坐标分度。 横轴——自变量 纵轴——因变量 原则:不损失有效数字。 以1~2小格代表最 后一位准确数字。 电压(v) 电流(mA) 11.3 0.82 21.2 1.75 30.4 2.88 39.6 3.79 50.1 4.90 2.描坐标轴!! ,标整分度值。 3.描实验点。(· × Δ等) 铰肘滴覆曹哲帘盂晾渗篷柞操峰锑这坷熊辊盘向檄庶寞恤塘华蜗俊稍晃履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 4.连线。 连成光滑的曲线、直线,连线不一定通过所有的实验点, 使实验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 5.取点计算。(斜率,截距等) 所取点的标注应与实验点有区别。 计算斜率、截距时不能用实验点。!!! 6.曲线标注。 谈憨竟吭铣哆拆华长灶肿阑凭憾湖都壳燎倘险冒篇摘劣桃鹿寝垃妖纽鞍浑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2008大物验理论2-课用 0 10.0 20.0 电压(v) 1.0 2.0 电流(mA) ? 电压(v) 电流(mA) 11.3 0.82 21.2 1.75 30.4 2.88 39.6 3.79 50.1 4.90 彬恨荔窟沽茧凹教愉逆碰替谆棋渝评予敞验搭惦胺杰丛骚痘视韩兑尸歼弦20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