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 * 导线放置分析(1/4) – 感知 感知幅度(感知阈值): 抑制或触发按需起搏器所需的最低心电信号幅度 安全界限 = 灵敏度设置: 在阈值的1/2,以保证由于电极周围纤维化及患者个体差异(P/R减小)时仍能感知 感知阈值测试 目的: 明确感知性能良好 参数: P/R波振幅 所需值: P波 2.0毫伏(急性期或慢性期) R波 5.0毫伏(急性期或慢性期) 测试感知阈值步骤 1. 将频率调节至低于自身心率10次/分 2. 调节输出电压:将输出设置在1.0伏 3. 降低感知灵敏度:将感知灵敏度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至起搏指示灯连续闪烁 增加感知灵敏度:将感知灵敏度旋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至感知指示灯连续闪烁,起搏指示灯熄灭,所得值即为P/R波(感知阈值) 报告手术医生测得数值 注意测试过程要报告参数,让手术医生指导你正在测试 导线放置分析(2/4) – 起搏阈值 导线类型 (被动或主动固定) 导线位置 (组织/电极界面) 导线稳定性 导线技术(电极头表面,激素) 电极周围纤维化 药物 影响因素 将起搏输出和脉宽设置在既能获得持续夺获又能适应阈值改变,从而可以避免预料不到的副作用 实际操作中将输出设置在阈值的至少2倍 起搏阈值 安全界限 起搏阈值 目的: 保证有效起搏 最大限度延长电池寿命(永久起搏器) 参数: 脉宽为 0.54或0.48毫秒时最小电压 数值: 激素,靶状 1.0 伏 急性期 起搏阈值测试步骤 1. 将频率设置在患者自身心率以上至少10次/分 2. 增加输出电压:将输出旋钮沿顺时针方向至心电图显示持续夺获(一般从2.0V或者2.5V开始) 3. 降低输出电压:将输出旋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至心电图显示不夺获,一旦出现失夺获,则回拧一格,从心电图上确认夺获,该值则为起搏阈值 4. 将输出电压设置于起搏阈值2至3倍,这就是保证了至少 2:1安全界限 5. 将频率缓慢恢复至初始值 导线放置分析(3/4) – 导线阻抗测试 目的: 保证电极头端与组织接触 参数: 阻抗 阻抗值: 200 - 1,000欧姆 5318型 – 测试 不接受 300 700 不接受 接受 200 1,000 短路 断路、 接触不良 导线放置分析(4/4) – 膈肌刺激试验 目的: 避免膈肌刺激 参数: 膈肌刺激试验 方法: 10伏输出,观察膈肌跳动 5318型 – 测试 导线放置分析 – 测试项目 P/R波振幅 阈值 阻抗 膈肌刺激试验 导线放置分析 优点 保证与心肌连接良好 保证导线位置固定 保证恰当的感知与夺获(急性期与慢性期) 最大限度延长电池寿命 注意:测试时我们是以一格专业的协助人员参与其中的,所以注意向手术医生报告测得参数即可,而不要向主任报告结论性的话语 总结 可接受的急性期电极数值 心房 心室 阻抗? 250-1000 250-1000 起搏阈值V(0.5ms) 1.0 1.0 感知P/R阈值 mV 2.0 5.0 讨论及经验分享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在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 (一)可逆性的或一过性的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或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如药物过量或中毒、电解质失衡、急性心肌梗死、外科或导管消融术后等)。 (二)保护性起搏,潜在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需做外科手术、心导管手术、电转复等手术及操作者。 (三)反复发作的阿-斯综合征(Adam-Stokes syndrome)者在植入永久性起搏器之前以及起搏器依赖患者更换起搏器前的过渡性治疗。 (四)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宜用药物及电复律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心动过缓或药物诱发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给予起搏或超速起搏终止心律失常,达到治疗目的 讨论及经验分享 这部分病人需要注意什么? 1,测量感知和阈值时,降心率变化切忌过快 2,测量阈值时,紧盯心电图,把握节律,提高反应速度 3,失夺获时不要慌,输出按钮向右旋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