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安娜女皇.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安娜女皇

安娜女皇   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如果说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登上皇位是个传奇,那么安娜·伊凡诺夫娜·罗曼诺娃登上皇位则是偶然。   安娜生于1693年,是彼得大帝同父异母的哥哥沙皇伊凡五世的次女。弱智多病的沙皇伊凡五世娶了萨尔特科夫家族的一位女子为妻,前后共生了五个女儿,但成活下来的只有三个。长女叶卡捷琳娜远嫁德国,次女安娜在15岁前一直和母亲住在莫斯科近郊的伊兹麦洛沃村。少年时代的安娜即喜怒无常,生性残忍。   1708年,彼得一世命令所有的皇亲和大臣一律迁往新都圣彼得堡居住,安娜和母亲全家也离开莫斯科,搬到了圣彼得堡。1710年,当安娜17岁的时候,被彼得一世许配给了库尔兰的弗里德里希·威廉公爵为妻。库尔兰就是现代拉脱维亚境内西部地区,位于波罗的海沿岸,是当年立窝尼亚骑士团解体后留下的一个面积不大的公国,公国的统治者威廉公爵是普鲁士国王的侄子。彼得的意思当然是想通过联姻手段加强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影响;此外库尔兰公国面积虽然很小,但地理位置却很重要:如果库尔兰倒向瑞典--俄罗斯崛起过程中的劲敌,则它就是阻碍俄罗斯西进的一个桥头堡;如果库尔兰倒向俄罗斯,那么除了圣彼得堡这个通往欧洲的窗户,俄罗斯简直就是打开了通向欧洲的大门。   1710年10月,在彼得一世主持下,在缅什科夫府邸举行了威廉公爵和安娜的隆重婚礼,接下来又连续召开宴会,庆祝婚礼。次年年初,威廉公爵决定偕新婚妻子返回库尔兰。威廉公爵刚刚出了圣彼得堡城,就生病死掉了,刚刚新婚四个月的安娜成了寡妇。   彼得下令,命令安娜必须住在库尔兰,不许返回俄罗斯,还派了一位名叫别斯图热夫的大臣监督安娜,同时代理库尔兰公国内的大小政务。结果别斯图热夫最后变成了安娜的情人。就这样到了1726年,直到安娜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名叫比龙的年轻人。纵观安娜一生,比龙简直可以称为是她的护身符。自从比龙出现在安娜的视野后,安娜的运气就变得不是一般地好。   比龙原名埃尔奈斯特·约翰·比尤伦,是居住在库尔兰的德国人,后来把自己的姓改为法式发音的比龙。1718年比龙进入库尔兰公爵府当差,逐渐升官,最后被女公爵安娜任命为她一处领地的行政长官,代替安娜管理当地钱粮等事物。此后得到安娜赏识,调回自己身边,自1727年起比龙彻底取代了别斯图热夫。据传说比龙的小儿子卡尔就是和安娜所生,尽管没有历史文献的明确记载,但数年后安娜被请去莫斯科登基继承皇位时,比龙全家都留在库尔兰,安娜却把卡尔带在身边,一同前往莫斯科。如果卡尔不是安娜和比龙的亲生儿子,应该不会对卡尔这样视如己出。在库尔兰将近20年的时间里,安娜的生活,按照当时欧洲皇室的标准,是很清苦贫穷的。对这些年里俄罗斯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和政治上的更迭,安娜几乎一无所知。   1730年1月19日(新历为1月30日)凌晨1时,彼得二世病逝。由于彼得二世没有留下子嗣,罗曼诺夫王朝男系继承谱系就此断绝。最高秘密委员会成员们集合在克里姆林宫,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秘密委员会一共有7名成员,为首的是一等文官戈洛夫金公爵,四人来自多尔哥鲁基家族,两人来自戈利津家族。这七个人就这样关起门来,决定了俄罗斯的未来。   如果遵照叶卡捷琳娜一世的遗嘱,帝国继承人的顺序依次是彼得,彼得的子女,女儿伊丽莎白。彼得二世已经过世,有没有留下子嗣,那么应该让伊丽莎白继承皇位。可是秘密委员会不想让伊丽莎白登基,原因是她代表了彼得大帝以来推行的改革路线,尽管前朝重臣缅什科夫全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是缅什科夫派系仍然人数众多,在政治上有一定影响力;如果伊丽莎白登上皇位,戈洛夫金、多尔哥鲁基、戈利津等家族保守派势力必将受到打击。此外,他们在心理上对彼得大帝的后妻叶卡捷琳娜和他们的子女很反感,甚至背地里称叶卡捷琳娜一世是“女仆”,“外国女人”。所以伊丽莎白这个方案甚至不予考虑。第二个候选人就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的另一个女儿安娜。安娜远嫁德国,丈夫还是德国的公爵,更不合适。接下来就是年事已高的彼得大帝前妻洛普辛娜、彼得二世未过门的未婚妻多尔哥鲁卡娅和库尔兰女公爵,伊凡五世的次女安娜。秘密委员会七个人挑来挑去,认为安娜最合适,首先他是伊凡五世的女儿,是罗曼诺夫家族的合法继承人;其次安娜近20年来一直住在库尔兰,和俄罗斯皇室没有联系,自然在俄罗斯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便于控制;最后从年龄和资格上看,也比洛普辛娜和多尔哥鲁卡娅更合理。   19日早晨8时,秘密委员会宣布了决定:库尔兰女公爵,沙皇伊凡五世次女安娜将继承皇位,登基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四位皇帝。秘密委员会为了把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向库尔兰派出的特使还带去了一份协议书,要求安娜保证最高委员会的权力。协议书规定,没有秘密委员会的同意,皇帝无权宣布对外战争或者讲和,不准调整税率和制定新的税法,皇室的开支必须经由秘密委员会批准划拨,无权干涉政府官员的任免升

文档评论(0)

gcv4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