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国志士王琴堂和他的直隶高粱酒.doc
爱国志士王琴堂和他的直隶高粱酒
提起王琴堂和直隶高粱酒,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不过,要说起1915年美国旧金山那场盛况空前的万国博览会,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在少数了。尤其“一罐茅台酒碎地,浓郁酒香引来众多围观者”的佳话,更是作为中国白酒推销史上一次最成功最经典的案例被代代传颂至今。
而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在那次博览会上,中国获得的白酒一等大奖章中却没有茅台,而是没被后人广泛知晓的直隶高粱酒、河南高粱酒和山西高粱汾酒三种。当然,无论是没获一等大奖章的茅台,还是摘得一等大奖桂冠的直隶高粱酒等,在当时那个“国弱民贫,民脂民膏被列强吸尽”的年代,都已经很为国人争光了。我们现在要说的直隶高粱酒,就是九十八年前获万国博览会一等大奖的那个直隶(官厅)高粱酒,而王琴堂恰恰就是促成直隶高粱酒参加大洋彼岸万国博览会的那个最主要的“推手”。
为实现强国梦年近半百毅然出国留学
可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遭受东西方列强“蚕食”的同时,也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深感东、西洋的现代化。于是,许多志士仁人为谋求救国之路,纷纷奔赴东、西洋学习军事、政治和农工矿各业,以图学成回国,洋为中用,为富国强民出力。1904年,清末邯郸籍进士,当时已46岁的王琴堂,就是怀揣这样的抱负,东渡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的。
在早稻田大学,王琴堂选择的是法政专业,这也是该校最有名的专业之一。之所以选择法政,王琴堂认为中国要想富强,首先在政治上要由专制走向宪政。但王琴堂初到日本,并不懂日语,学习自然很吃力。没办法,他只好和大多数留日学生一样,先进日本人办的日语补习学校补习日语。因为都是些临时机构,学校老师教学水平一般不说,品行也良莠不齐,经常出现老师向学生索要物品的现象。一次,一个叫藤本雄二的日语老师,听说王琴堂手中有一册绘画本《三国志》,当时,日本人对中国读物《三国志》非常推崇,藤本雄二便一心想得到此读本。但这个藤本雄二,对中国留日学生并不友好,尤其一提到中国,更是张口闭口“支那”,这让王琴堂非常憎恨,便以各种理由搪塞,始终没让他如愿。藤本雄二便经常以王琴堂年龄大、日语发音不准百般嘲笑奚落。王琴堂不卑不亢,学习上越发刻苦。到回国前,王琴堂不但精通了日语、英语两种语言,主修的法政专业也成绩优异,一度成为中国留日学生中的佼佼者。
在王琴堂正式进入早稻田大学的这年元旦,因东京成城学校、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在悬挂万国旗时,故意不挂中国国旗,引起两校中国留学生抗议和罢课,要求校方悬挂中国国旗,并认错道歉。同在早稻田大学留学的安微人俞道暄和王琴堂听到消息后,带头积极响应,并串联本校及附近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一起抗议,甚至罢课,以至所有挂万国旗的学校,迫于中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只得认错道歉,悬挂中国国旗。从此后,王琴堂与俞道暄也结下了深厚友谊。
1906年,毕业回国前夕,众留日学生纷纷在毕业提名录《鸿迹贴》提字,其中俞道暄豪迈写道:
“中国英雄,中国英雄,要将双手撑天空。撑天空,剑吟风,手持三尺笑从戎。剑气贯长虹,血染征衣红,直塞国旗徧欧美中。欧美中,舞黄龙!”
“中国英雄,中国英雄,要将双手撑天空。撑天空,唱大风,平蛮平夷更平戎。壮士气吐虹,国运映旭红,天地无人不朝中国华中。中华中,蟠黄龙。”
当时,王琴堂就与俞道暄在一起,待大声读罢,激动地上前紧紧拥抱俞道喧,以至热泪盈眶,发誓回国后一定要做强国富民的“中华英雄”。
兴办实业强一方经济
回国后,王琴堂先到徐州师范学堂任职。他认为,只有把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中国知识青年,才能更好地在祖国推动宪政的实施,因所主修专业为法政,后又转到苏州法政学堂任职。但由于中国政治的腐败和专制势力的强大,很快,他又意识到,法政教育在当时很难促成宪政在中国的实施。之后又毅然从政,于1911年任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县)知事,希望通过实政一方,以“实业救国”。恰在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各地纷纷宣布独立,王琴堂进退两难,暂时回了邯郸老家。但由于王琴堂一直积极主张社会变改,并一直在努力推行社会变革,为社会进步人士,声望很高。民国政府成立后,便马上被推选为直隶省临时省会议员,同时被委以安肃县(今徐水县)公署第一任知事。
一到任,王琴堂便着手县政改革。除革除专制机制,成立安肃县议会,县公署第一科(常理内务、教育、建设等事项)和第二科(常理粮租契税及一切征收事项)外,还特意成立第三科——实业科,常理全县实业并负责管理和承办科技事宜,并依据县情,制定奖励县民成立公司的制度,采取一切措施鼓励县民发展实业。1912年夏,经王琴堂多方协调,由当地史、汪、刘、谢四姓富户共同出资,引进“洋机”数台,境内最大的“德和”轧棉厂宣布成立,制成的瓤料当年就运往天津,销路很好。随后,造纸、漏粉、酿造、榨油、制糖、米面加工、打制铁器,染织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