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导学案.docVIP

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导学案

《扬州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 【学习重点】 1.巩固有关知识 2.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 【学习过程】 1.作者: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他的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享乐,不思恢复词人21岁时路过扬州,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90年的历史扬州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看注释,观看插图,边读边想象,感知词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1.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大学士明珠之长子。纳兰性德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写词。其词主要抒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词风婉约清新,自然真切,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2.写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词人随康熙出巡山海关。途中写下《长相思》。该词主要通过描述出巡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解题: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学习探究】 1、作者的身在哪里??? 作者的身经过的七个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2、白天,这支队伍走了一程又一程,到了夜里,他们驻扎下来。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夜深千帐灯???壮观、苍凉? 3、作者心在哪儿??? 心系故园?? 4、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看着征途中的作者,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风雪交加、帐篷里的士兵思念亲人,无法入睡。?? 小结:该词写羁旅思乡之情,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上片借“山一程,水一程”以表明词人远离故乡,下片借“风一更,雪一更”来渲染作者羁旅中之孤寂情怀;风雪聒碎了词人的思乡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更可贵的是,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夜深千帐灯”显露了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两相结合,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课外积累】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2】: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纳兰容若 《采桑子》 【3】: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 《浣溪沙》? 【4】: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 《浣溪沙》? 【5】: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纳兰性德 《采桑子》? 【6】: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 ?--纳兰性德 《鬓云松令》? 【7】: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纳兰性德 《纳兰词》? 【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 《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 【9】: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纳兰性德 《画堂春》 【10】: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纳兰容若 《纳兰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