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的情怀 无悔的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诚的情怀 无悔的人生.doc

赤诚的情怀 无悔的人生   2012年11月23日,在鸡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宋丽萍的带领下,一辆白色面包车疾驰在鸡西至鸡东县东海镇的乡村公路上。带着一份敬仰和期望,车里所有人员都热切期盼着见到95岁高龄、鸡西市唯一健在的抗联老战士――张玉君老人。   汽车在东海镇长山村一间宽敞明亮的民房前停了下来。迎接我们的是张玉君老人的儿媳,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走进了新盖的房子。在新房子的东屋,我们见到了年已近百却精神饱满的张玉君老人。老人家听力不好,但却十分健谈。   在我们看望老人的过程中,他始终在翻看着一本《东北抗日联军名录》。很破旧的一本书,上面贴满了许许多多的透明胶布,书侧面留下了明显被常年翻过的痕迹。提起当年的往事,老人脸色凝重,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张玉君,小名大生子。1916年生于辽宁省宽甸县。1926年随父迁到密山县哈达岗,即现在的鸡东县东海镇长山村。为了生活,年仅10岁的张玉君就已给地主刘仲和家放猪,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但日子仍过得十分艰难。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使东北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不甘当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顽强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1933年春天,山上的冰雪开始融化,满山盛开着沁人心脾的达子香。此时,中共绥宁中心县委派共产党员朴凤南等同志来到哈达河沟里,组建起了反日会。   反日会的主要领导人有:李成林、朴凤南、阚玉坤(外号阚麻子)、李春根(外号“大老朴”)、金长德、李太俊、李发、李根淑(女)。会员有张继明(张玉君父亲)、孙福林、戴云峰、戴云章、戴云亭、王维邦(王庆云之父)、佟双庆、张哈(外号王山东)、李宝文、王清、梁玉坤等。妇女会的领导人是李根淑,张玉君的母亲参加了反日妇女会。而时年17岁的张玉君与儿时的伙伴何福全、王庆云、戴清云、陈忠堂等参加了儿童团组织。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为反日会运送物资、站岗放哨、传递信件和学唱革命歌曲。   老人家说到这,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年的抗日歌曲,“用我们的枪炮开自己的路,勇敢向前,稳住脚步……”老人慷慨的表情、洪亮的声音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抗日会成立后,朴凤南组织大家捐款买了第一支手枪,随后又从伪满甲长“于秧子”手中缴获了一支。用这两支手枪,抗日会去勃利县搞掉了一个城防所,缴获20多支长短枪,以此组建起了密山县抗日游击队,地点在哈达张老呔菜营,队长张宝山,参谋长金根,分队长梁怀忠,事务长徐光新。   1934年3月,张玉君参加游击队当战士。不久游击队队长张宝山叛变,带走了几名队员,给抗日力量造成不小的损失。4月初,地方党组织朴凤南派张继明、佟双庆去勃利县茄子河取枪,交到了新任游击队队长朱守一手中,并于同年5月27日参加了哈达河暴动。附近勃利、杨木岗、密山的山林队共1 000多人联合起来攻打哈达河守备队的日军和伪军。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在强大的火力攻击下,敌人退缩到大地主张老四的张家大院内负隅顽抗。战斗中,朝鲜族战士金长哲连续打倒了3个日本鬼子,队长朱守一兴奋地站了起来为之叫好,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当场牺牲。   朱守一牺牲后,上级又派来张奎任游击队长,经过一年多的斗争,队伍不断壮大。先后瓦解了伪军骑兵第四旅机枪连,处决了大地主张老四,为朱守一烈士报了仇,击溃了锅盔山的日军,还经历了智取沈家大院失利的教训。   1935年6月,密山县抗日游击队正式编入东北抗联第四军第二团,张玉君成为时任二团团长张奎的警卫员。   在此后多年抗日斗争中,张玉君由一名普通的儿童团员、地下交通员,逐渐成长一名坚强的抗日联军战士,经历过大小数百次战役。为军部送密信、护送抗联将士、处决叛徒、巧降伪军、智夺日军给养等,都留下了他瘦小却机敏矫健的身影。在东北一带,抗联四军同二军、三军、五军、六军、七军、八军协同作战的事例比比皆是。这支部队在军长李延禄的带领下,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有力地拖住了日军进一步进占我内陆的脚步。   1938年春,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卓绝的境地。面对日寇更加疯狂的“大扫荡”,抗联四军在军长李延平(李延禄的弟弟)的带领下,开始了悲壮的西征之路。   出山后,抗联第四军第二团主要在富锦、宝清一带活动。部队采取了保存实力、袭扰敌人的策略,不断消耗日寇的实力和精力。   1938年5月初,西征部队到达勃利,住在一个叫“偏脸子”的地方。1935年第二团团长杨太和就牺牲在这里。在偏脸子与卧凤河交界的地方,西征部队被伪军十九团800多人跟上了。此时,西征部队不到300人,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抗联将士沉着应战,迅速阻击来犯之敌。   时任第三连二排排长的张玉君带领全排战士与100多敌人展开了激战。正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团里及时调来机枪班增援。这时,一颗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