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故里览胜参考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良故里览胜参考资料

张良故里览胜 张孝纯 张向阳 河南省郏县李口乡张店,座落在伏牛山脉余脉,古巴山支系,马鞍山北麓,原许昌专区襄、郏、叶三县交界处,距县城25公里,距平顶山市区7.5公里。往昔山上常年流水不断,山间小溪由南向北村西流过,形成滤马潭,鬼名湾等多处深潭,水深而鱼肥。这里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是西汉留侯张良故里,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一、张店的历史文化 张店是以张姓为主有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古老村落,汉代属城父,春秋前期为郑邑,后归楚,战国时期归韩。秦灭韩置颍川郡,汉承秦制,改城父为父城县。唐以后归宝丰县,明代并入郏县至今。 张店是中华张姓族居地之一,据张店《张氏家谱》记载,随着时代变迁,其后裔一支始祖张宝,寻根问祖由山西洪洞县抵郏,重返故地,在这里繁衍生息。后来其一支分居村东曰张小店,原村曰张大店,后简称谓张店、小店。明隆庆年间,张宝第六世孙张乐舜丁卯举人,直棣南和县知县,升保定府道判,驻易州奉敕提督紫荆关九门提督。到清代,张宝第十五世孙张崇为清咸丰二年进士,历任直隶、广德、滁州三地知州,官四品,至明、清两代七品以上官员九人。近代也曾为新中国培养和造就许多建设人才。“尊师重教”一直都是村人的良好传统,有些都是几代教书育人的教育世家。辛亥革命后废除儒学,张店率先办起了“洋学”---张店完小(1-6年级),周围十数里内除李口街外,其他很多村庄没学校,即如有学校也只是初级小学(1-4年级),孩子们要到张店上高小。日军占领后,洋学停办,族人又办起了儒学,在简陋的民房内挂上孔子牌位,讲授“弟子规”、“三字经”进行童蒙教育。对稍大一点的学生就教他们学古诗,读古文、上下论语和诗经,使孩子们的学习少受影响。 张店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村中供有二黄戏戏班子,相当于今日的汉剧。后来村中有个业余曲剧团,逢年过节就挑灯夜唱,魏发义就是有名的旦角。村中祠堂对面有戏台,东寨门外路南是戏楼,传统庙会就更热闹。特别是春节,村中有锣鼓队,有铜器有高跷、秋千、舞狮、舞龙、小车旱船等活动,一直玩到正月十六,正月十七开始下地干活去。 张店是一个诗书之乡、文化之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更唤起了张店人的青春。1993年开始,注册成立了“李口乡农民书画协会”,组织农民练书法、学绘画。张双林退休以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家乡的书画事业上。2000年开始张店就举办“张良故里杯书画展”,每年一期至今年年不断,供村民和路人参观。每期参展作品都有70至80幅,其中书法占30%,绘画占70%左右。从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的书画比赛。特别是在参加“庆祝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大赛”中,就有6幅作品获奖,其中张双林等3人获大赛金奖。在参加毛泽东诞辰和周恩来诞辰以及省市书画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在百幅以上。 在张店有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叫“摆山”,相传是西汉留侯张良摆兵布阵的方法流传至今,今日研究与周易八卦相通。幼年在家时我也会玩,当时叫“摆推”,方式多种多样,不论场合,不择地点,不讲条件,田间地头两个人往地上一蹲,划成不同的方格格,用石头子、土粒,柴草棍、树叶等,两人各用不同颜色做棋子,相互对推,一玩就是半天。 二、张店寨 张店寨建于何时,说法不一,又不见文字记载。据我们张店、小店《张氏家谱》推测,可能建于明朝中期,面积约2.5平方公里,毁于1947年解放之初。寨内东西街一条,南北主街三条,村民沿街而居。寨门、寨墙全是以红石石条砌成的石寨。高约7米,宽约5-7米,四方有东、南、小南、西、北五道寨门。除小南门为三层外,其余四道门均为两层,各门门楼外皆有横额。东门上横额是“寅宾”,南门上是“平光远照”,小南门上是“山清水秀”,西门上是“西酉”。北门上是“望云”。寨门楼也是炮楼,均设有炮眼。寨墙两门之间每隔2米左右,设一炮眼,寨墙外围是深5-7米、宽6-8米的寨壕。往昔寨内有寨首,青壮年均有轮流守寨的义务。若有土匪来犯,寨首一声令下,青壮年一起上阵。小时候一到夜晚,就会跑到侯马沟那边空地上,听守寨的大人们讲故事。张店寨不仅是张店村民的一道安全屏障,也是周边村庄村民避难之所。方圆数十里内,除李口街外,其他村庄均无寨墙。我清楚的记得,在解放前的战乱年代,每到日落时分,周围几个村的村民,都会赶着牛羊,背着包袱,扶老携幼到张店来避难,白天再回去。这叫“上寨”。据老人讲,由于人心齐、纪律严、民风好,张店建寨几百年来从未被土匪攻破过,这在方圆数十里以内的村寨中是少见的。目前,张店寨只剩下原西寨门北边约150米长的一段古寨遗址。我的家就紧靠这段寨墙。寨墙上有一棵一人抱不住的皂角树,树北边是一座三层高的炮楼。 三、张门祠堂---留侯祠 张店历史久长,从当地出土的石器可以证明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距今有五千多年历史。三家分晋后张良父祖五世相韩,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