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本大题30小题,
2分,共60分)。
1.《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其中位于今山东省境内的主要诸
A.燕国、齐国 .宋国、鲁国
.齐国、鲁国 D.晋国、楚国
2.有位叫吴翔君的是春秋时代后期人,祖先是贵族,到他这一代已无法享有食邑、俸禄,沦落为平民,以教书为业不再享有世袭特权。他面临此困境,其时代背景是
A.封建制度逐渐解体 B.学校制度兴起
C.宗法制度废除 D.周天子废除贵族特权
3.徐琛是西晋时代南阳人,白日耕作,夜晚苦读诗书,几次投书给当地官员与朝廷自荐都没 有下文,他打算一辈子耕田终老。徐琛的仕宦之路主要受到当时哪一体制的掣肘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4.明末大儒黄宗羲遭受国破家亡的伤痛后,写下了“有明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 文句,认为明代政治运作不良是始于朱元璋废丞相。朱元璋废除历史上已实施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的目的是
A.化解群雄割据的局面 .避免外戚干政的发生
c.精简机构以裁汰冗官 D.巩固皇权,防止篡权
5.某史书上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 .政事堂 c.内阁 D.军机处
6.《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
A.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华贸易的公平性
B.英国势力开始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c.表明英
D.大大有利于洋货涌人中国
7.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
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B.具有主观臆断性
c.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 D.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8.中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志》记载:“7 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9.(关条约》签订后,割台消息传来,台人“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夜以继日,哭声达二于二四野”,声称“誓不从倭”、“愿人人战死而失台,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反映了
A.全国人民支持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B.台湾民众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壮举
c.清政府
D.日本割占台湾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
10.“无洋不反,凡外皆仇。”(郭廷以:《近代西洋文化之输入及其认识》这一评论最有可能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十年“文革”
11.兴中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相比较,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增加了
A.民族革命内容 B.民主革命内容 C.土地革命内容 D.民生革命内容
12.同盟会要求所有会员都“矢忠矢信”地遵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事实上,光复会只着重“种族革命”,怀疑“民权主义”;同“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同盟会的重要成员宋教仁也认为“平均地权”理想太高。对上述现象理解错误的
A.辛亥革命缺乏权威的领导核心
B.从某方面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c.反映了同盟会内部实际上存在代表不同利益的阶级
D.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13.年,孙中山感叹道:“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它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醒民众觉 醒。”孙中山后来对
A.废除不平等条约,外交上独立自主 .发动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
c.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D.颁布土地纲领,获得农民支持
14.“先定三湘,恢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护国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5.1995年4月29 ,纽约《世界日报》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 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