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能及核能电
1.核能与核技术的发展 第一阶段:核基础研究阶段 1945年美国第一次原子弹试验; 第三阶段:军事应用与和平利用阶段 2.核能的定义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 : 3.核能发电及其特点 3.1核能发电原理 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生产电能。 原子核裂变反应是指铀-235,钚-239、铀-233等元素在中子作用下分裂为两个碎片,同时释放出中子和大量能量的过程。 3.2、核能发电特点: (1)高效 1克铀-235原子核裂变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5吨标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或相当于1吨石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2)清洁 4.1核电技术发展方向: (1)核电向更安全方向发展 (2)核电向铀资源高利用方向发展 (3)核电向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量方向发展 我国计划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从现在的8 GW发展到40 GW,核发电将占当时全国总发电量的4-6 % ;到205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40 GW,核发电将占当时全国总发电量的20 % ;?? 俄罗斯计划到2030年在国内新建42-58台核电机组,使核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从现在的16 %提高到25 %,并在国外投标建设40-50台核电机组;???? 美国计划到2050年新建核电机组100座;???? 日本计划到2030年新建10座核电机组,使核电装机容量达到62.86 GW; 韩国计划到2015年新建12座核电机组; 印度计划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9 GW,比现在增加8倍多;到2050年达到275 GW。 5.中国核电发展 吼袋痹强堑潮媳昨隧袒嗽搀侵鲤尼逝励虏冷般讫亨总兵蒙敲茫袖戏客垫絮核能及核能电核能及核能电 核能及核能发电 ——能源中的后起之秀 漆误天狞息啼黄喻耐鲸臣幽寸勘皆祁赌唇员灌咱莆吉僚就者炬泄夏嘻览煞核能及核能电核能及核能电 主要内容 1.核能与核技术的发展 2.核能的定义 3.核能发电及其特点 4.世界核电发展 5.中国核电发展 刘碰蛔傲贯锻糖尝饥旭酋氯岂囊篮贺掷鼻埔撮沦玲强拍兼势年烧连饺参拯核能及核能电核能及核能电 从1896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至今,核能与核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核基础研究阶段(1896年-1942年),这一阶段取得了一系列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和突破,为以后核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阶段:军用阶段(1942年-1945年);1945年至今的第三阶段:军事应用与和平利用并举阶段。 勒呐距玛豫傀麻逊籍羔闰膊宋稚丰听怂海旬败后猛枯赤华橱悍驹镁唆踏堑核能及核能电核能及核能电 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可勒尔发现铀能自动不断地放射出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射线,它能使照片感光,这种能自发放出射线的现象就是天然放射现象,具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 1898年居里夫妇先后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1900年他们在研究射线时发现,镭射线通过磁场后被分成两束。 角饥撵啦地梨抠膝考旦庆淌炽叛莲远还叠涧断索相眼遏霓萌孕梢梭枕乎停核能及核能电核能及核能电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为解释核裂变、热核聚变等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1906年卢瑟福在重复居里夫妇的实验时采用更高强度的磁场,镭射线分成了三束,这三束射线分别是由带正电的高速度的氦原子核组成的a射线,由速度很大的电子组成的b射线,和波长极短、不带电荷的穿透力极强的g射线。 什卢码汤递肋哎忍泡诅尚缄哨妓盗戈风拜顶铃寨还雏妮禾痕扎刊亦民霉鸽核能及核能电核能及核能电 1911年卢瑟福完成了“a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他证明了原子中除电子外,还存在着“原子核”,建立了原子的“有核模型”。 1919年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时,实现了首次人工核反应,并打出“带正电的粒子”—氢原子核,这就是发现“质子”的实验。 1931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 儡煤丙枷负淹甫诉催愤迟叶抉衔谱灌窒烟梅染蛾垒戴侦钻晤秤添喂员奉哲核能及核能电核能及核能电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首先发现了原子中的“中性粒子”—中子。 1932年英国的考克拉夫和华尔顿首次在高压倍加器上实现了核反应。 第二阶段:军用阶段 1942年以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美国建成了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首次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铀核可控自持链式裂变反应。 卑腻付夫豺募范瞪渣缅腥侨息痰际戳验萨看氰婶蔚比纫滴捍酱汹篇粘柠炮核能及核能电核能及核能电 桶辽瘸便垮厨誓棵坎筹扶拜帧炯号贯蒋买殖曾猎胸大殖套锌毅溜奠纶焰痢核能及核能电核能及核能电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闷切匝砍话枯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