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温超导材
高温超导材料
摘要:简要介绍了高温超导材料及其发展历史,对超导材料的发展现状和用途进行说明,对目前超导材料的主要研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超导材料 研究进展 高温 应用
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背景及其发展历史
高温超导体通常是指在液氮温度(77 K)以上超导的材料。人们在超导体被发现的时候(1911年),就被其奇特的性质(即零电阻,反磁性,和量子隧道效应)所吸引。但在此后长达七十五年的时间内所有已发现的超导体都只是在极低的温度(23 K)下才显示超导,因此它们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高温超导材料一般是指临界温度在绝对温度77K以上、电阻接近零的超导材料,通常可以在廉价的液氮(77K)制冷环境中使用,主要分为两种:钇钡铜氧(YBCO)和铋锶钙铜氧(BSCCO)。钇钡铜氧一般用于制备超导薄膜,应用在电子、通信等领域;铋锶钙铜氧主要用于线材的制造。
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末林·昂尼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268.98°C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卡末林·昂尼斯称之为超导态,他也因此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奖。
1933年,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当金属处在超导状态时,这一超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却把原来存在于体内的磁场排挤出去。对单晶锡球进行实验发现:锡球过渡到超导状态时,锡球周围的磁场突然发生变化,磁力线似乎一下子被排斥到超导体之外去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迈斯纳效应”。
自卡麦林·昂尼斯发现汞在4.2K附近的超导电性以来,人们发现的新超导材料几乎遍布整个元素周期表,从轻元素硼、锂到过渡重金属铀系列等。超导材料的最初研究多集中在元素、合金、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等方面。至1973年,发现了一系列A型超导体和三元系超导体,如NbSn、VGa、NbGe,其中NbGe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T)值达到23.2K。以上超导材料要用液氦做致冷剂才能呈现超导态,因而在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1986年柏诺兹和缪勒发现了35K? HYPERLINK /view/22632.htm \t _blank 超导的鑭钡铜氧体系。这一突破性发现导致了更高温度的一系列 HYPERLINK /view/89624.htm \t _blank 稀土钡铜 HYPERLINK /view/7169331.htm \t _blank 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通过元素替换,1987年初 HYPERLINK /view/2398.htm \t _blank 美国 HYPERLINK /view/1121411.htm \t _blank 吴茂昆( HYPERLINK /view/332484.htm \t _blank 朱经武)等和我国物理所 HYPERLINK /view/57370.htm \t _blank 赵忠贤等宣布了90K HYPERLINK /view/2428593.htm \t _blank 钇钡铜氧 HYPERLINK /view/22632.htm \t _blank 超导体的发现,第一次实现了 HYPERLINK /view/139505.htm \t _blank 液氮温度(77 K)这个温度壁垒的突破。柏诺兹和缪勒也因为他们的开创性工作而荣获了1987年度 HYPERLINK /view/7559.htm \t _blank 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类 HYPERLINK /view/22632.htm \t _blank 超导体由于其临界温度在 HYPERLINK /view/139505.htm \t _blank 液氮温度(77K)以上,因此通常被称为 HYPERLINK /view/617822.htm \t _blank 高温超导体。 HYPERLINK /view/139505.htm \t _blank 液氮温度以上 HYPERLINK /view/2428593.htm \t _blank 钇钡铜氧超导体的发现,使得普通的物理实验室具备了进行超导实验的条件,因此全球掀起了一股探索新型 HYPERLINK /view/617822.htm \t _blank 高温超导体的热潮。1987年底,我国留美学者盛正直等首先发现了第一个不含 HYPERLINK /view/89624.htm \t _blank 稀土的铊钡铜氧 HYPERLINK /view/617822.htm \t _blank 高温超导体。1988 年初 HYPERLINK /view/1554.htm \t _blank 日本研制成临界温度达110K的铋锶钙铜氧 HYPERLINK /view/22632.htm \t _bl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