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的含义和发展概况.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文”的含义和发展概况.doc

“公文”的含义和发展概况 3.旧公文的没落和变革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旧公文不断显现弊端,也不断进行改革。但在封建社会总体是在没落,辛亥革命以后总体是在变革。 (1)没落僵化 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公文日见繁琐、冗杂、僵化,成为套语例话,特别是幕僚们舞文弄墨、骈四俪六,成了反动政治“鬼脸上的雪花膏”,捣鬼的装潢,吓唬老百姓的官腔。象唐宋两次“古文运动”,试图改革它而终难有大的成效;而每次农民起义在冲击封建政权时都力图改变它。特别是近代,像太平天国时,就下诏戒浮文巧言,洪秀全自己的“诏书”,采用极为通俗的形式。如《禁鸦片诏》:“高天灯草似条箭,时时天父眼针针。不信且看黄以镇,无心天救何新金。吹来吹去吹不饱,如何咐蠢变生妖!戒烟病死胜诛死,脱鬼成人到底高。”(简注:灯草似条箭,明亮天灯像箭一样锐利。眼针针,眼光尖锐。黄以镇,何新金,都是太平军将领,黄临阵脱逃被处死,何勇敢战斗受升赏。吹,吸。咐,这样、如此)当然,只用这样顺口溜也是不行的,但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性。后来,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面前,封建的公文程式、行文关系、称谓名目等都受到无理的责难和抵制,终于,公文体制也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 (2)变革求新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废除旧公文的名称、格式,颁布了一个新的公文书程式条例。那是很简单的,分“令”、“咨”、“呈”、“示”、“状”。废除旧公文的名称、格式,废弃“大人”、“老爷”之类称呼而改称职务等。后又进行了多次改革,像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公布公文程式令,有“令”、“布告”、“批”、“任命状”、“呈”、“咨”、“公函”七种。以后又几次更改,大类不过“令”、“训令”、“指令”、“布告”、“任命状”、“呈”、“咨”、“公函”、“批”九种左右。几经改革,确定使用白话、标点(三十年代定下来,原先只是一个“顿点”),不许骂人,又统一公文用纸,格式固定化等。这些就是辛亥革命后公文改革的一些成就,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后来国民党反动派掌权,公文内容、性质日趋反动,形式上也半文半白,连用语也刻板化了,如“为……事”、“查”、“照得”、“等因”、“奉此”、“准此”、“理合”等等,一派陈词滥调,一副可憎面目。这是国民党政权性质所决定的。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辛亥革命被封建阶级、官僚买办阶级的代表夺走了果实。他们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公文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作品。姑举两例: 例文3: 南京特别市市政府令(第六九号) 查十一月十七日本府第十二次市政会议、据该局长提议、群众运动团体乘车、拟请规定统一办法案、当经议决、关于群众运动团体乘车、无论党部或工会、均须先行商请市府知照办理、等语、除分函南京特别市党部市总工会转饬递办外、合行令仰该局长即便知照、此令。 (1927年11月《XX市政公报》第五期) 例文4: 布告 荒唐古怪又稀奇、XX市民发疯气、无缘无故起谣言、通衢小巷闹把戏、什么妖妇摄灵魂、都属荒诞无根据、无识民众偶听到、吓得精神不附体、其实没有这回事、反动分子乱凑趣、奉劝诸君莫轻听、奉劝诸君莫轻听、现在时疫正流行、儿童卫生须注意、打倒死亡与疾病、拥护科学与革命。 XX市教育局长××× (1928年4月24日《首都市政周报》) 例文3是“四一二”之后,连一切合法行动也限制的,写得诘屈赘牙。例文4是谣传中山陵竣工要摄小儿灵魂“合龙”,闹得人心惶惶,只好出布告辟谣的。为了市民易懂,采用七言白话,显得不伦不类,滑稽可笑,从反面透露了人民对那个政府是什么感情。当时谣言流传情况及其实质,鲁迅《三闲集·太平歌诀》曾提到,如有兴趣可与此布告对照一读。 4.人民政府新公文的产生与革新 (1)人民革命战争中产生了新公文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自己的机关工作之日,就开始了崭新的由简易到完备的公文制度,用以开展工作、进行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就运用和改革一些公文形式,如通告、布告、通电、函信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苏维埃政权就有上行的报告,下行的命令、指示,平行的电文、信函等。1931年制订的《文件处置办法》就是在试行中摸索的公文制度。抗日战争期间,各边区政府都注意公文的运用和改革,1942年1月颁布《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特点是简明实用。它规定公文分“主要的”和“辅助的”两类:主要公文是命令、布告、批答、公函、呈文,辅助公文为指示信、报告、快邮代电、签条、通知,共十种。其中规定命令、布告、批答、指示信为下行公文;呈文、报告为上行公文;公函、通知为平行公文;快邮代电和签条,通用不分,签条只限机关内部使用。这是解放战争期间,使用和改革创新的基础。 (2)人民政权建立后公文的发展 全国解放后,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在XX区形成的公务文书体制巩固、发展、健全起来,推行到全国。逐步地把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