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与小肠病辨证[精选]
陆某,女,56岁,干部,1992年1月3日初诊。 主诉:心悸气短3年,加重1年,胸痛气憋8小时。 病史:3年前感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倦怠乏力。近1年来, 心悸气短加重,畏寒肢冷,自汗,痰多色白而粘, 胸闷,心前区闷痛,时作时止。虽经治疗,却无明显。 昨天下午,因情绪不佳,夜间突然心胸憋闷疼痛,心慌, 口唇紫绀。 检查:形体肥胖,舌淡胖,边有紫斑,苔白腻,脉沉涩。 (1)患者3年前属何病证?近1年病机有何变化? (2)从就诊时见症分析,患者有哪些病理因素?属于什么 证型?其基本病机是什么? 病案2 许某,女,68岁。1994年3月12日初诊。 主诉:反复发作胸闷胸痛12年,突然神昏、面色苍白、汗出、肢冷3小时。 病史:患者反复发作胸闷、胸痛12年,诊为“冠心病”,一直服用“复方 丹参片”、 “冠心苏合香丸”等中西药物,时好时坏。发时胸 闷,气憋,心前区闷痛,咳嗽,气急,痰白量多,动则诸症加重。 今晨起床穿衣时,突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呻吟、 心前憋闷疼痛,继而神识迷糊、呼吸微弱。 检查:舌质淡,有瘀斑,脉微欲绝。 思考: (1)分析患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判断本次发病的病机特点。 (2)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在病机上有何联系?病证表现有何异同? 病案3 病案4 江某,女,28岁。1996年7月28日初诊。 主诉:头晕,心悸,不寐2个月。 病史:患者于两个月前剖腹产女婴一胎,产后自觉 心跳心慌,夜寐则多梦易惊,头晕目眩,坐 起则尤甚,闭目尚安,记忆力减退。 检查: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淡,脉细无力。 思考讨论题: (1)分析病症,并判断证型。 (2)本案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什么病证? 病案5 范某,男,46岁,农民。1993年7月2日初诊。 主诉:发热2周,悸烦不寐5天。 病史:患者于2周前因“感冒”而发热,头痛,周身 不适,汗出口渴。经某医院诊治2周,发热才渐渐 退净。近5天来,心悸,烦躁,口渴,夜不能寐, 多梦易醒,盗汗,午后面部烘热,手足心发烧, 口干咽燥,大便2天未行。 检查:形瘦,皮肤干燥,唇干起糙皮,舌尖红,苔少而干, 脉细数。 思考: (1)分析病症并指出其病机特点。 (2)心阴虚与心血虚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病案6 周某,男,25岁,1993年9月28日初诊。 病史:患者素嗜烟酒及辛辣煎炒食物。1周来,心烦,口苦而干, 渴喜冷饮,夜寐多梦易醒,口腔舌体糜烂起泡,饮水进食 则疼痛难忍,口中灼热感,欲得冰水漱口,才稍时舒服, 小便短赤,大便干结,2天未行。 检查:舌尖红,舌体及口腔粘膜多处溃烂,周围红晕,苔黄, 脉数有力。 思考讨论题: (1)分析病症并判断证型。 (2)说出本案的病因、病位和基本病机。 病案7 病案8 病案9 病案10 病案11 病案12 左某,男,32岁,1996年12厅5日初诊。 主诉:狂躁打人,不避亲疏5天。 病史:患者缘于5天前与人争吵后,余怒未息,叫骂不休,于室内大声喧 闹,打桌毁物,或哭或笑,一夜不眠。次日起,家人开门,见 面红目赤,怒目相睁,突然打人,不识亲友,出走于外,一路放 歌,一路哭声,逾垣趟水,见物毁物,见人托人。2天来不吃不喝 不睡,而被强扭前来就诊。 检查:面红目赤,气粗痰鸣,喊叫高亢,狂躁不宁。脉滑数有力。 思考讨论题: (1)患者的发病特焦是什么?应辨为何证? (2)本案与病案11有何异同? 病案13 * * 脏腑辨证 是指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的基础上,将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病因、 病机、病位、病性等,从而为临床诊 治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 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 掌握各脏腑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 和病机 2、熟悉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意 义及运用范围 3、了解脏腑之间的发病关系 4、初步学会运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