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化学习[精选]
01 02 03 04 概念 产生发展 应用 研究分析 contact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 21 世纪初兴起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学习形态。 即课堂中的每个学习者都拥有一台可交互的数字化学习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图形计算器等, 主动进行个性化 学习的模式。 [1]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则由凯斯林·诺里斯(Cathleen Norris)和艾略特·梭罗维(Elliot Soloway)在2002 年正式提出。 自2007年引入中国,目前,全国已有近1000所中小学部 署了(或正在部署) 这个项目。 [1] 深圳南山区卓雅小学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课堂 丰师现象 从应用现状来看,目前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设备主要以笔记本电脑或者便携式电脑为主(特别是在美国,已经出现了全州每人一台便携式电脑的教育行动规划),而近几年平板电脑、电子书包则发展 迅速,其廉价、 轻便的特性大有 超越笔记本电脑的 趋势。 [1]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现状与挑战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 基于Pad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BA4C模型 1.张立春,焦建利. 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及理解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5(02) 2.焦建利,周晓清. 基于Pad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BA4C模型[J].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1) 3. 徐朝龙,卢凤.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应用优势及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 4. 娄元元.国外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现状及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09) 5.马宁,张小艳,苏冬.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现代教育技术.[J].2014(04) 6.黄仕则.参与 分享 创造——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反思.教育信息技术.[J].2014(03) 7.彭介润,高航.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J].2014(07) 8.张蔚磊,李馨, 赵云建. 高等教育数字化学习的未来——访哈佛大学教育技术学专家克里斯·德迪教授[J]. 中国电化教育 . 2014(12) 9. 何伏刚,杨文婷,杨南应 .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情境下的班级管理改进 [J].中小学管理.2014(05) 10.宋伟, 孙众. 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效性的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13(11) 11.何菊.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协作学习研究与设计[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2.刘俊生,余胜泉.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J]. 现代教育技术 .2012(01) 13.张民生. 数字化学习:面向未来的学与教方式转变[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2) 14.赵厚福,祝智庭,吴永和. 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发展的趋势、框架和建议[J]. 中国远程教育. 2010(02) 15.王军锋. 数字化学习调查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S1) 16.赵厚福,于连民,洪智凤. 国际数字化学习标准纵览[J]. 电化教育研究.2009(01) 17.雷静,赵勇,保罗·康威. 1:1数字学习的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J]. 中国电化教育. 2007(11)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开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网络时代和知识型社会的竞争力。 [1]刘俊生, 余胜泉.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2(01) [1] 数字化学习并不只是在教室里用上新科技,关键在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的教与学将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思考如何用新技术创造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个性化的、互动开放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要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建设。 [2] [2]张民生.数字化学习:面向未来的学与教方式转变.中国教育学刊.[J]2011(02) 家 大 谢 谢 谢 谢 大 家 谢 家 大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文档评论(0)